2025年7月8日至7月13日,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青芒护苗” 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麻田村开展了一系列手工课活动。此次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让乡村孩子在趣味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
(图为小邱老师分发彩纸)
趣味折纸:指尖跃动的童真
手工折纸课上,爱心手表成为孩子们的 “新伙伴”。团队成员分步讲解折法,孩子们专注地捏着彩纸,跟着示范反复调整角度。折剪间,普通的彩纸渐渐显露出手表模样。当团队成员将成品戴在孩子们手腕上时,有的小朋友立刻高举胳膊,对着阳光转动,看彩纸反射的光斑;有的则拉着同伴互相展示,指尖轻轻摩挲着纸表的纹路。小小的彩纸在手中蜕变,孩子们捏着作品时,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图为爱心手表制作中)
灵动小物:会动的童年想象
制作 “跳舞的小人” 时,孩子们先在彩纸上画出小人的轮廓,再小心翼翼地剪下来,用双面胶将纸片粘起来,让小人能够站立。当微风从窗户吹进来,小人们轻轻摇晃,真的像在跳舞一样。而制作 “纸杯风车” 时,孩子们将废弃的纸杯剪开,用彩笔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固定在吸管上。完成后,小朋友们跑到室外,举着风车迎着风跑,看着风车快速转动,脸上满是兴奋的笑容。
(图为孩子们在室外玩“纸杯风车”)
萌趣大象:创意里的欢乐时光
孩子们跟着小邱老师的步骤将彩纸变成大象,先卷出圆滚滚的身体,再剪出长长的鼻子往上翘,最后贴上圆眼睛。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凑到一起,有的孩子踮起脚尖,试图让自己的大象鼻子吹得更挺更高,仿佛在比拼谁的大象更有气势。课桌上散落着五颜六色的眼睛贴纸,仿佛是孩子们欢声笑语的点缀。整个教室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连空气里都飘荡着甜甜的笑声,那是孩子们纯真快乐的最好证明。
(图为小朋友吹“大象鼻子”)
“青芒护苗” 团队用折纸的弧度丈量童真,用转动的风车记录欢笑,用彩纸拼接的大象承载温暖 —— 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工课,实则在孩子们心中搭建了一座通往创造力的桥梁。未来,团队将继续带着这份对乡村教育振兴的热忱,把更多元的艺术种子播撒在麻田村的土地上,让趣味实践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童年,让 “青芒护苗” 的温暖如同夏日阳光,持续滋养着乡村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撰稿:曾梦婷 图片:汪涛、刘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梦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