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绿同行,共赏生态之美——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向阳花志愿服务队调研走访丹江口市大泊河水库

发布时间:2025-07-11 11: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清扬   阅读 24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高清扬 田灿 罗晓忆)七月的阳光洒满丹江口,为山水晕染蓬勃朝气。近日,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与绿同行 - 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在丹江口市杏花村村委会张星星书记的带领下,奔赴大泊河水库,开启一场生态探寻之旅,沉浸式感受当地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山水相迎,开启生态之旅

车抵水库,张书记已在岸边等候。初见大泊河水库,澄澈湖水似明镜,揽尽蓝天白云与青山翠影,大坝静静横卧,护坡绿植繁茂,生机在天地间肆意流淌。同学们的惊叹声里,张书记笑着开启讲解:“这大坝、这水库,是咱当地人的‘心头宝’,多少年了,就这么小心护着,才有这副绿水青山的好模样 。” 简单话语,拉开生态探秘的帷幕,也让“与绿同行”的理念,悄然在同学们心间扎根。

图为丹江口市大柏河水库

聆听守护,感悟生态初心

沿着库岸步道前行,张书记化身 “生态故事讲述人”,将大泊河水库的守护日常娓娓道来。他说村民们自发巡库,看见杂物就顺手清理;遇到游客靠近危险水域,会用唠家常的方式劝离;为保水质,村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污染源头。这些细碎又坚定的行动,让生态保护不再遥不可及,成了当地人融入生活的 “日常功课” 。

“生态好,咱日子才能好,守着大泊河,就是守着‘金山银山’!” 张书记质朴的话语,戳中同学们的心。大家望着水库里游弋的小鱼、岸边欢唱的小鸟,真切懂得:绿水青山背后,是无数普通人对生态初心的坚守,“与绿同行” 不是口号,是代代传承、融入血脉的生活信念,指引着杏花村人守护家园的每一步。

图为杏花村村委会张书记为团队介绍大坝历史情况

登高望远,共绘生态愿景

登上观景台,大泊河水库全貌豁然开朗。远处村落隐于绿野,污水处理设施有序运作,山水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勾勒出一幅生态美、百姓安的画卷。张书记指着远方,眼中闪着光,讲述村里未来生态规划:从深化水源地保护,到探索生态旅游,每一步都紧扣绿色发展脉搏,要让生态优势持续赋能美好生活 。

同学们围坐交流,与绿同行成员王苗苗激动表示:“要把大泊河的生态故事翻译成不同语言,让更多人看见这份守护的力量!” 在全体成员的共同秉持下,与绿同行” 的内涵不断拓展 —— 它是当地人的坚守,也该成为青年学子传播生态理念、联结世界的桥梁,让绿色发展的火种,跨越山海,点亮更多生态愿景。

图为丹江口大柏河水库周边风景

合影留念,铭记绿色约定

行程尾声,志愿服务队与张书记在水库旁、大坝边定格大合照。镜头里,同学们笑意灿烂,身后绿水青山作伴,张书记的身影亲切温暖。这张照片,不仅是参访的纪念,更是一场 “绿色约定” 的见证 。

图为与绿同行-向阳花志愿服务队与张星星书记的大合照

它提醒着向阳花志愿服务队的每一员:此次大泊河之行,是生态认知的新起点。未来,要带着在这儿汲取的生态守护力量,把“与绿同行” 融入青春实践 —— 或传播生态故事,或投身环保行动,让更多人看见丹江口的生态之美,让守护绿水青山的信念,在青年接力中愈发坚定,让这份与大泊河、与张书记的绿色约定,在岁月里持续闪光,书写属于青春的生态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清扬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