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阮翔、谢玉琳、肖芸)2025年7月9日,来自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梦想航行者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渔鑫镇灰市村,在爱心托管班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非遗世界的奇妙大门。当指尖触碰传统技艺的温度,当童声唱响古老的歌谣,文化的种子正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合照
一折一绕,纸条开出“永不谢”的花
当爱心托管班遇上传统簪花技艺,彩纸与丝线的碰撞里,藏着孩子们对美的最初想象。孩子们的小手捏着纸条、折着、剪着,专注地给“花瓣”涂胶水,做出最符合自己心意的簪花。当做好的簪花被小心翼翼的插进发间,就成了一片“晃动的花海”。当“花朵”在发间绽放时,传统与童心早已完成了一场明媚的相遇,把美的种子,悄悄种进了心间。这个夏天,非遗不是遥远的词汇,而是簪在发间的一朵纸花,是孩子脸上藏不住的笑意。
▲图为孩子们在非遗手工课上学习做簪花
一填一塞,香气里藏着笨拙的认真
当艾草的清香漫进爱心托管班的教室,孩子们的指尖便与传统香包撞了个满怀。志愿者让孩子们往布袋里装艾草,艾草让教室里瞬间漾起清苦又清爽的味道。孩子们捏着干枯的艾草叶,有的抓一把满满当当塞进去,让香包鼓得像个小包子;有的一片一片慢慢摆,说要让“香味住得舒服点”。最后用彩绳把袋口系住,香包就成了。当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孩子们沾着艾草香气的手上,也照在那些形态各异的香包上。它裹着最纯粹的快乐——是指尖触碰布料的新奇,是闻到艾草香的惊喜,更是把心意藏进香包里的温暖。
▲图为孩子们在非遗手工课上学习做香囊
指尖传承未落幕,心中热爱已生根
这一天的非遗课程学习,让孩子们对这份传统的热爱更上一层楼,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抹亮色,陪伴他们一路前行,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全新的光彩。这大概就是非遗最动人的模样:不一定要精致,却总能在亲手制作的过程里,种下一份对生活的热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芸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