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薪火相传实践团赴罗仙村开展暑期公益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08 19: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董嘉慧   阅读 32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实践,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于7月7日正式在花都区罗仙村社区活动中心启动暑期公益课堂活动,旨在丰富当地儿童假期生活,助力社区文化建设。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实践团首日课程聚焦趣味性与动手能力,开设了羽毛球、创意拼贴和非遗面塑三门特色课程,吸引了众多社区儿童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组织孩子们进行羽毛球基础训练,从握拍、发力到挥拍动作,耐心讲解示范,并通过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活力与团队协作。

实践团队员带领孩子们进行挥拍训练 (葛雪语 摄)

创意拼贴课上,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们运用彩纸、布料等材料自由创作。在引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了一幅幅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展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实践团队员进行创意拼贴课教学 (葛雪语 摄)

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非遗面塑课堂。实践团特邀花都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都面塑的传承机构“贝雅研学社”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了揉、捏、搓、捻等传统面塑技法,运用彩色面团进行创作。初次接触面塑的孩子们很快上手,捏制出形态生动的作品,近距离感受了指尖上的非遗魅力。这项传统技艺在童心中悄然播种,实现了生动的传承与创新。

孩子们正在进行非遗面塑创作 (葛雪语 摄)

首日课程反响热烈。孩子们在运动、创造与文化体验中收获了知识与欢乐,实践团细致的组织与特色课程设置得到了社区和孩子们的高度认可,为后续系列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和当地社区合照图 (葛雪语 摄)

实践团指导老师刘坤钊在行前动员会上重点强调了活动安全、课堂规范与儿童看护事项,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启动。参与教学的队员王姝娴表示,看到孩子们从生疏到投入创作的过程令人感动。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带着首日的经验与热情,继续精心筹备后续课程,陪伴罗仙村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在实践中践行青年责任与担当。

文字 | 吴坤颖

图片 | 葛雪语

指导老师 | 刘坤钊 兰婷

编辑 | 许昕畅 王玉莹

初审 | 王姝娴

复审 | 董嘉慧

终审 | 刘坤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嘉慧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