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追寻八一足迹,感悟红色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南昌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6 23: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魏钰珍   阅读 59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植红色血脉,筑牢信仰根基,6月24日至6月30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追寻八一足迹,感悟红色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英雄城南昌,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体验与深度社会调研,在革命圣地探寻初心,汲取奋进力量,上好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缅怀英烈铸忠魂铮铮誓言砺初心

实践队首站走进南昌红色文化核心地标。在庄严肃穆的八一起义纪念馆,队员们重温南昌起义光辉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的英雄无畏;移步恢宏的八一广场,队员列队肃立,高唱国歌,并在团旗下高举右拳重温入团誓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誓言铿锵有力,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坚定信仰。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的厚重历史让队员们对“从哪里来”的初心之问有了更直观、更深沉的认知。

▲图为实践队员在八一起义纪念馆

在松柏苍翠的方志敏烈士纪念园,队员们手捧鲜花垂首默哀,集体诵读《可爱的中国》经典片段,“我们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字字句句饱含深情,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汲取力量,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建设,以实践告慰先烈。

▲图为实践队员于方志敏烈士墓前默哀

深研历史悟伟力薪火相传担使命

带着对初心的探索,实践队深入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斑驳的文物无声诉说着铁军的峥嵘岁月。队员范子涵讲授“赓续铁军血脉,争当时代先锋”微团课,生动讲述新四军将士浴血抗敌、矢志报国的壮烈史诗,队员们深受震撼,深刻体悟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也更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展微团课

在江西省博物馆“红色摇篮”展厅,队员们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交流感悟;参观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与巍峨的南昌舰,历史场景与现代国防成就交相辉映,进一步筑牢了队员们的爱国情怀与强军信念。

创新传承焕活力调研实践汇民智

实践队创新形式活化红色文化:在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队员们以刻刀为笔,创作《南昌城头的第一枪》《铁军精神永放光芒》等主题剪纸,将革命精神融入传统技艺;一场热烈的红色知识接力赛,让队员们在互动问答中深化对江西红色历史的认知;于朱德旧居深情朗诵《赠友人》等红色经典,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与深切缅怀。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红色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多种生动形式融入当下、浸润人心,在互动中传承,在体验中内化。

▲图为南昌红色剪纸作品展示

实践终点,立于气势磅礴的建军雕塑广场,队员们驻足每一尊雕塑前,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烽火故事与英雄传奇。夕阳为建军雕塑镀上耀眼的金辉。那指向未来的枪刺,象征着永不熄灭的革命星火,也指引着青年一代奋斗的方向。此外,队员们将社会调研融入实践全程,在各大红色地标发放问卷、访谈游客,收集公众对红色文旅发展的建议,为擦亮英雄城名片汇聚民智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采访调研

此次南昌之行,对实践队员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更铸就了心中不朽的信仰丰碑。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收获为起点,持续讲好红色故事,勇担传承使命,在民族复兴征途上,奋力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文字 | 魏钰珍 李浩

图片 | 魏钰珍 张佳玲

供稿 | 魏钰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钰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