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山探茶路,青春足迹映匠心,湛科学子探访蒲坑茶核心产区

发布时间:2025-07-07 11: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范文静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日,湛江科技学院“晨曦”实践团队在广东省清远市石潭镇这片充满自然韵味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访蒲坑茶山的旅程。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让“晨曦”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蒲坑茶的种植与生产,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茶农的艰辛与不易,深刻领悟到了茶农吃苦耐劳、坚守传承的精神。

“晨曦”实践团在蒋伙生先生的带领下,驱车来到了种植蒲坑茶的山脚。然而,要到达种植区域,需要攀爬上陡峭的山路。这对于习惯了城市平坦道路的实践团成员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山路的崎岖与陡峭超出了成员们的想象,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实践团成员们在艰难攀爬茶山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茶农上茶山的不易。蒋伙生先生介绍说,茶农们每天上午都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种植园进行茶叶的采摘。这一路上,不仅要克服山路的险阻,还要背着采摘工具和午餐等物品,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图为蒲坑茶山山路。晨曦实践团 供图

经过艰难的攀爬,实践团成员们终于走完了2.3公里的山路,然而这仅仅只是到达了种植蒲坑茶的山脚。要观察蒲坑茶,仍然需要攀上一段更为陡峭狭窄的山路。这段山路更加险峻,成员们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向上挪动。在与蒋伙生先生的交流中,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茶农们的日常工作。茶农们每日清晨出发,带着简单的午餐,直到下午五点以后才离开。上下山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还要在斜坡处的茶树间进行采摘工作,极为危险。

图为茶农采摘的新鲜茶叶。晨曦实践团 供图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蒲坑茶的种植区域,见到了漫山遍野的茶树,然而这背后却是茶农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成员们了解到茶园的茶树,由蒋伙生先生祖辈开始种植,部分为近二十年栽种,茶梗深挖可达两米,每两年修剪一次。茶农们就像这些茶树的守护者,年复一年地精心照料着它们;在销售模式上,春茶价格较高,部分留存,客户提前预定,如明年的茶在国庆十月份已垫付客户。这种销售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茶农的收入,但也面临着市场波动和客户违约等风险。蒋伙生先生表示茶园由家人共同打理,茶农负责日常工作。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了这片茶园的丰收而努力。

图为蒋伙生先生与茶农的合照。晨曦实践团 供图

在这次的实践旅程中,“晨曦”实践团的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亲身体验了茶农的艰辛,从攀爬陡峭的山路,到了解茶农的日常工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对茶农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亲身体验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生动和深刻,让成员们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也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同时,成员们也在这次实践中展现出了青春的力量。在攀爬山路的过程中,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没有一个人轻易放弃。面对陡峭的山路和多变的天气,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到达了蒲坑茶茶山山顶。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青春力量的体现。

图为实践团成员攀爬蒲坑茶茶山。晨曦实践团 供图

在与茶农的交流中,成员们还积极思考如何帮助茶农改善现状,体现了成员们对茶农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次实践活动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村的发展现状。他们看到了农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感受到了农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将来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晨曦”实践团探访蒲坑茶山的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充满意义和挑战的旅程。它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茶农的艰辛与不易,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绽放出了青春的蓬勃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年轻的成员们会将这次实践的经历化作前进的动力,用自己的所学和所能,为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茶农这个群体,关注农村的发展,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

(通讯员:范文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俊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