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多亏您帮忙申请到道路整治资金,我们出行可算有盼头了!”长佃村三组村民紧握着杨永泽的手,感激的话语如暖流涌动。7月6日,长佃村三组组道坍塌问题成功申请解决,而这仅仅是杨永泽驻村工作中的一件小事。
图为“芬享”实践团成员韩兆婧采访杨永泽
杨永泽从邵阳县邮政分公司走来,今年6月踏入长佃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这已是他驻村生涯的第十一个春秋,十一年间,他先后辗转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的四个村落,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初到长佃村,三组组道因连续强降雨坍塌,他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实地考察、精心撰写报告,成功申请到5万元整治资金,为村民铺就了安心出行之路。
提及十一年的驻村经历,杨永泽眼中满是回忆:“每个村子都是一本独特的故事书。”初次驻村,他懵懵懂懂的,只能跟着村干部学习与村民相处的门道,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辗转其他村落,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而他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
杨永泽向衡阳师范学院“芬享”实践团成员韩兆婧主动分享起在水源村的经历。当地产业基础薄弱,村民收入微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处奔走,联系农业专家,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秋月梨,还想办法拓展销售渠道。那段日子,他白天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并肩劳作,晚上在农户家里倾听心声,皮肤被晒得黝黑,人也消瘦了不少。但当看到村民们的收入逐渐增加,笑容重新绽放在脸上,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
图为杨永泽向“芬享”实践团成员分享设想
杨永泽深知,乡村发展既要夯实基础设施的“里子”,也要提升村民精神面貌的“面子”。如今在长佃村,杨永泽激情说道:“我想制作乡景鸟瞰图,为长佃村的一砖一瓦建立数字化档案。”很多村民守着村子一辈子,却从未见过村子的全貌。杨永泽希望通过这幅图,让村民们领略家乡的美,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建设家园的热情。同时,他紧握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计划引导长佃村“三户”之一的“建设户”发展产业,精心管理帮扶楠竹、中草药等项目资产,为村民增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一载驻村路,五村辗转情。“只要乡村需要,我就会一直走下去。”杨永泽用一颗赤诚之心,照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在他的引领下,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他的故事,还在乡村的大地上继续书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龙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