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火照“于”途实践队:“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

发布时间:2025-07-06 00: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熊婉君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4日讯 (通讯员 熊婉君)2025年7月4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瑞”火照“于”途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红井景区,展开第四天的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革命先辈以及领导人们的旧居。透过这些简单朴素的旧居,仿佛能看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为国家和人民辛勤操劳的身影。当看到革命先辈的蜡像时,讲解员说到当时的沙洲坝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以及提到当时革命先辈重点讨论的饮水难以及上学问题。实践队员们无一不被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感受到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

▲图为实践队队员听革命先辈旧居时的场景/佟汶祺摄

在参观过程中,一口特殊的水井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那便是著名的“红井”。当站在水井旁时,队员们的耳畔仿佛响起了那首传唱至今的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这里家喻户晓。1933年,革命先辈为解决当地群众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带领红军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如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依然矗立在井旁,这口井不仅解决了当时沙洲坝百姓的饮水难题,更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象征。

听到这里,队员们纷纷上前,品尝井水,井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那清凉甘甜的井水,不仅滋润了大家的心田,更让红色记忆在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品尝井水/韩颖摄

在稻田里,在革命先辈曾和老乡聊天的樟树前,在列宁小学旧址前,实践队员们唱着经典的红歌,以更好地铭记着这段历史。此次瑞金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对这段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到了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红色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瑞”火照“于”途社会实践队红井合照/佟汶锜摄

供稿:熊婉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婉君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