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支教团出征,深耕乡村教育帮扶

发布时间:2025-07-05 11: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浩楠   阅读 54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2025年7月4日,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在学校举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这支由不同专业领域学生组成的队伍,即将开启为期两周的乡村服务之旅。此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号召,让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发展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同时为农村地区在教育教学方面提供切实帮助。

出征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江苏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伯藜支教团指导老师曾天成以及全体支教团成员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吴书记发表动员讲话,深刻阐述了此次支教活动的重要意义,“乡村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你们此次‘三下乡’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对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深远价值。”吴书记充分肯定支教团组建意义与即将开展的工作,同时强调,“此次‘三下乡’是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的宝贵契机,希望大家发挥专业特长,在乡村教育一线展现江苏大学学子的担当。”他进一步指出,支教过程中,成员们要主动贴近乡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用耐心和爱心引导学生成长;在教育调研工作中,要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确保收集的数据真实有效,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图为吴书记发表动员讲话  周浩楠 供图 

曾天成老师也发表了讲话。他着重强调了实践纪律与安全问题,“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在支教期间,大家务必严格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注意自身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饮食安全。遇到任何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沟通。希望大家以良好风貌完成支教任务,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为学校争光。”

图为伯藜支教团负责人曾天成发表讲话  周浩楠 供图

伯藜支教团团长曹佳颖向在场人员详细介绍了本次“三下乡”活动的主要任务和行程安排。团队将围绕农村教育调研、义务支教、义务教育宣讲三大任务开展工作。在教育调研方面,成员们计划深入当地多所中小学,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教育资源分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义务支教活动中,团队精心设计了涵盖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的课程,旨在激发农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支教团团长曹佳颖在介绍时说道。

出征仪式上,支教团成员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活动中特别设置了写心愿卡环节,队员们纷纷拿起笔,在精美的卡片上写下对支教的期待和对支教路上一切顺利的期望,字里行间满是青春的热忱与担当。来自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的支教团成员魏鑫垚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心愿卡:“愿我的课堂能让孩子们看到知识的力量,愿这两周的时光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小确幸,更盼支教路上一切顺遂,我们能圆满完成每一项任务。”其他队员的心愿卡上也写满了类似的期盼:“愿孩子们的笑容能治愈一切疲惫,愿支教途中的每一步都踏实安稳”“盼课程能点燃孩子们的梦想,愿团队成员都平安健康,顺利完成这场意义非凡的乡村服务之旅”……一张张心愿卡,既是队员们对支教工作的热忱期待,也是对这段旅程平安顺利的真挚祝愿。

图为支教团成员写心愿卡  周浩楠 供图

随着授旗仪式的举行,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正式接过队旗,踏上“三下乡”的征程。旗帜飘扬,承载着责任与期望,也承载着那些写满期待与祝福的心愿卡的重量。支教团成员们将带着学校的嘱托、对乡村的热爱以及对顺利完成任务的期盼,奔赴农村地区,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社会实践篇章,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讯员 周浩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浩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