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傅丽 邓晓楠 陈辉)7月2日清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红曜一心”志愿服务队迎着朝阳奔赴竹山县桃花源,与张振武小学五年级学生及中国地质大学实践团队汇合,在竹山县文旅产业中心的组织下,共同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教育、国防体验与非遗传承的“大手拉小手”夏日研学之旅。
在竹山县施洋烈士纪念馆, 大家 并肩肃立,聆听革命先驱施洋的壮烈事迹。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影像,将 “劳工律师”为信仰献身的精神深植于青少年心间,红色血脉在无声中赓续传承。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在施洋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 陶晓玥 供图
国防教育基地内,履带轰鸣点燃实践热情。“红曜一心”队员与孩子们组成“战友”,共同驾驭迷你坦克穿越模拟战场。大学生紧握操纵杆,孩子们专注观察“敌情”,协作闯关的欢笑与汗水,凝结成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协作体验迷你坦克。 谢雨欣 供图
午后,竹山庸国府大酒店化身劳动课堂。大学生手把手教授孩子们擀皮、填馅、捏合饺子。面粉沾上稚嫩的脸庞,形状各异的饺子翻滚下锅,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串起浓浓温情,更让“自己动手”的劳动精神浸润童心。
▲图为成员们与孩子们成果展示。 王清逸 供图
文化探索的步履延伸至九华山森林公园的苍翠林海与上庸文化腹地。圣水湖碧波之上,游船载着歌声驶向历史深处;上庸博物馆内,千年的青铜器与简牍揭开古庸国神秘面纱。在非遗手工坊,稚嫩的小手在志愿者引导下,将彩纸化作灵动窗花,将珠串编成精巧饰品,传统工艺的种子悄然播撒。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讲解古庸国历史文物。 谢雨欣 供图
▲图为队员耐心指导小学生进行剪纸创作。 谢雨欣 供图
此次活动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篇章。服务队成员在返程时感慨:“大家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过红色地标、山水诗画与非遗工坊,不仅是陪伴,更是将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种子,亲手种进新一代的心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晓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