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笔触绘乡韵 田间躬行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02 16: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曹欣怡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2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星火传馨,心聆共鸣"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深入乡村,以手工创作与农耕体验为双轮,在实践中触摸乡土脉搏,用行动架起青年与乡村的连接桥梁。这场兼具创意与实干的实践活动,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书写了青春担当。

指尖生花:双线手工勾勒乡村美学图景

当日上午,队员们以模块化分工开展手工创作。毛线球制作采用“基础缠绕+创意塑形”,先均匀缠绕彩色毛线于纸板模具,形成基础球体后双线加固,完成5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后续将作为乡村儿童手工课教具,以童趣化载体推动乡村美育启蒙。

飞盘彩绘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乡村生活元素融入创作:有的描绘自家院落的花草,有的勾勒金黄的稻田,还有的画出村口的老槐树。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在飞盘上勾勒出心中的美丽乡村图景。30余个充满童趣的彩绘飞盘,激发更多孩子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

垄间躬行:农耕协作串联代际经验传承

午后的玉米田间,一场跨越代际的实践教学悄然展开。当地农户以"握棒-拧转-提拉"三步骤示范掰玉米技巧,队员们通过即时模仿与反复实操,逐步掌握"借力发力"的动作要领。金黄的玉米棒在箩筐中堆叠成丘,采收成果既见证着汗水的价值,更让"粒粒皆辛苦"的认知从文字转化为具象体验。

劳作间隙,农户与队员的交流自然流淌。这种非结构化的知识传递,打破了传统实践中单向输出的模式——当大学生的理论认知与农户的实践经验相遇,既让青年学子理解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也为乡村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知行合一:青春力量注入乡村振兴肌理

从手工桌前的创意构思到玉米地里的躬身实践,"星火传馨,心聆共鸣"实践队以双轨并行的方式,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互动桥梁。手工创作将文化创意转化为乡村美育载体,农耕体验则通过劳动实践促进代际知识交融。这种务实的实践模式,既避免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也突破了浅尝辄止的实践局限,让青年学子真正扎根乡土、服务乡村。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田间课堂",更是高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之后,实践队将继续围绕乡村文化建设深化服务内容,通过更系统的规划与更深入的实践,推动高校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当青春活力遇见乡土情怀,实践队正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欣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