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星火传馨,心聆共鸣”社会实践队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大江边村党员服务中心开展“三下乡”爱心支教活动。实践队秉持“星火传馨、心灵共鸣”的理念,围绕手工实践、趣味游戏、学业辅导三大板块,为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教育课堂,以青年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切实服务乡村教育振兴需求。
巧手萌趣:毛球手工搭建互动桥梁
清晨,微风轻拂,晨光初露,队员们早早备齐彩线、毛球模具等物料,静待孩子们的到来。随着孩子们陆陆续续踏入活动区,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便被五彩斑斓的材料吸引。制作过程中,队员们与孩子们大手牵小手,默契配合:耐心指导缠线技巧、细致修剪毛球造型,还为每个毛球精心粘贴“萌趣眼睛”。此次活动以毛球为媒介,搭建起队员与孩子们的互动桥梁,在传递手工技艺的同时,更让童真与温暖在指尖流淌。
欢乐跃动:游戏童真温情定格瞬间
手工制作结束后,队员们与孩子们来到户外开展老鹰抓小鸡游戏。队员们分别扮演“老鹰”与“母鸡”,带领孩子们排成队列穿梭奔跑,欢笑声随着游戏进程此起彼伏。随后,为记录这份温暖瞬间,大家共同拍摄转场视频:队员与孩子们手持毛球围成圆圈,在指令下同步摆出可爱姿势,镜头中洋溢着彼此相视而笑的童真与温情,将这场充满互动的活动以动态影像形式定格美好记忆。
深耕学业:分层暖心助学夯实基础
午后,为助力乡村儿童夯实知识基础,队员们化身“一对一学习导师”,针对乡村儿童数学运算、课文背诵等学习难点,采用分层教学与趣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低年级学生纠正握笔姿势、辅导基础运算,帮高年级学生拆解应用题思路、讲解古诗赏析方法,队员们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调整辅导节奏,用鼓励话语增强学习信心,切实填补留守儿童课后辅导缺口,以务实的教学行动助力乡村儿童夯实知识基础,跨越学习障碍。
孩子们在手工课上完成的毛球作品、游戏中绽放的笑容、辅导后解开难题的雀跃,成为支教成效的生动注脚。实践队队员们通过一对一学业辅导的精准帮扶,构建起“寓教于乐”的乡村教育服务模式。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后续将持续深化“星火传馨、心灵共鸣的理念”以“一次活动一份收获”的务实态度,持续为乡村儿童的成长陪伴与知识积累贡献青春力量,让支教行动真正成为贴近童心、服务需求的实在举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欣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