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 手作传情——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红梦启航,筑梦童心”实践队,用手工课堂点亮留守儿童心光

发布时间:2025-07-02 13: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佳莹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理论为眸观实践,初心如磐踏征程。为深植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6月30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红梦启航,筑梦童心"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开启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以实地走访、教育帮扶为抓手,在革命老区的土地上书写青春担当。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的第一张“全家福” 罗轶恒 摄

于都县银坑镇易地扶贫安置点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典型成果,这里的居民多为异地搬迁脱贫的群众,而孩子们大多由祖辈或亲戚照料,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实践队聚焦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通过系统性调研探查儿童情感需求,以专业服务为孩子们筑起心灵港湾。

剪纸传情:指尖上的协作与成长实践队一到达银坑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就看到有孩子们在安置点门外的活动广场等待。队员们快速整理好教学用具、布置好教学任务便邀请孩子们来到支教课堂。起初,孩子们还有些害羞、腼腆,可是通过简单的介绍环节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第一堂课实践队队员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节剪纸课,通过拼接彩色纸条小人让孩子们能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进一步消除内心的紧张。在剪裁、拼接的过程中,孩子们从拘谨到互助合作,渐渐敞开心扉。当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完成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向队员展示,欢声笑语洒满课堂。"你帮他递剪刀,他给你撕胶带"的场景,让团队协作的种子悄然生根。课程尾声,起初腼腆不爱讲话的萍萍已经开始主动向实践队的队员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了。

图为萍萍向实践队员展示自己的作品 陈佳莹 摄

拼图筑梦:方寸之间的家国情怀。在今天的最后一节的中国地图拼图课上,队员们先生动讲解,向孩子们传递领土主权知识。从"雄鸡版图"的轮廓到各省区的特色标识,让孩子们在认知祖国疆域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意识。随后的拼图环节中,孩子们已能默契配合——有的辨识省份形状,有的寻找相邻区域,在"云南像孔雀、黑龙江似天鹅"的趣味比喻中,共同完成祖国版图的拼合。当完整的中国地图在课桌上展开时,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图为孩子们向队员展示自己的成果 罗轶恒 摄

从长征起点到脱贫安置点,"红梦启航,筑梦童心"实践队以青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知识与爱守护童心。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他们将继续通过心理辅导、红色课堂等形式,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镌刻属于青年学子的赤子情怀。这段实践,是青年与乡土的双向奔赴,这是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社会实践队第二次来到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新城社区续写红色传承与乡村发展交融的温暖篇章,让实践的意义,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延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羽涵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