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的精勤讲堂中,主讲人陈哲航同学一场关于系统思维的案例分享让我深受启发。主题“见树木亦见森林,解绳结以覆全局”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系统思维的精髓,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而要从整体出发,关注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这往往比要素本身更为关键。
其中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实验中,一群普通大学生被随机分配为“狱警”和“囚犯”角色,结果在短时间内,“狱警”变得暴虐,“囚犯”陷入绝望。仅如果从个体角度分析,我们会认为这是部分学生的人性问题。然而,系统思维让我们看到,是实验所营造的环境和角色设定这一连接关系,激发了人性中潜在的黑暗面。这启示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体行为,而要关注其所处的系统环境。
旅游城市海鲜宰客现象也是系统思维的生动体现。游客被宰客,表面上是部分商家的不道德行为,但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系统连接关系。当地旅游市场的竞争、监管机制的漏洞、游客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宰客现象滋生的土壤。商家与游客、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商家自律、提高游客维权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18 世纪欧洲小国的案例更是深入剖析了系统思维中的变量要素、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等连接关系。当时,这个小国为了发展经济,大力鼓励工业发展,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业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又反过来影响了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增强回路。政府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但这些措施的效果滞后存在效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与环境、政策与效果之间的因果链、调节回路等连接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系统思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连接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次讲堂,我深刻认识到系统思维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社会问题,都存在着复杂的系统。我们不能只看到局部的树木,而要看到整体的森林;不能只关注要素本身,而要关注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只有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出发,关注连接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海祺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