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3日讯(通讯员 王思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智慧结晶。为深入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民航大学“品莘莘文韵长,述朗朗国梦兴”实践队积极行动,深入挖掘乡土非遗之美,以实际行动守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海派剪纸:指尖流转的艺术华章
队员徐嘉寓对上海非遗传统艺术海派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在实践活动中,他详细介绍了海派剪纸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海派剪纸作为上海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海派文化的开放包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嘉寓一边讲解,一边熟练地拿起剪刀和彩纸进行操作。他的双手如同灵动的舞者,剪刀在纸上轻盈地游走,纸屑纷飞间,一幅幅精美的图案逐渐呈现。他介绍道,海派剪纸题材广泛,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从传统图案到现代元素,都能通过剪纸艺术生动地展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造型的准确,更要融入创作者的情感和创意,赋予作品生命力。
通过徐嘉寓的精彩展示,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海派剪纸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也意识到了传承这一非遗艺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会陈皮:岁月沉淀的醇香记忆
陈皮师傅则将队员们的目光聚焦在了广东江门的新会陈皮上。他详细介绍了新会陈皮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新会陈皮,又称广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它以新会茶枝柑的果皮为原料,经过晒干或烘干,并在特定的环境中储存陈化而成。
陈皮,并非简单的晒干果皮,而是经过岁月精心雕琢的产物。新会陈皮在陈化过程中,其内含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会发生奇妙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挥发油中的成分逐渐转化,使得陈皮的香气更加醇厚、悠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也会不断增加,赋予了陈皮更多的药用价值。
陈皮师傅还现场展示了“三刀开柑”的技巧。他手法娴熟,用特制的刀具巧妙地将柑皮剥开,完整地保留了柑皮的形状和纹理。随后,他用新会陈皮泡制了一壶香气四溢的陈皮茶。在氤氲的茶香中,他介绍道,新会陈皮不仅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还被广泛应用于烹饪、茶饮等领域,是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药用方面,陈皮对于脾胃气滞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显著的调理作用。其燥湿化痰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呼吸道问题。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陈皮中的有效成分还被发现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于新会陈皮的未来发展,陈皮师傅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应结合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创新陈皮产品的种类和形式,拓展陈皮的应用领域,提高陈皮的附加值。同时,要加强对新会陈皮品牌的保护和宣传,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使命在肩:用青春守护非遗文化的未来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中国民航大学“品莘莘文韵长,述朗朗国梦兴”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对海派剪纸和新会陈皮等非遗文化的深入探究与展示,深刻领悟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实践队员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文化政策,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文化根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思月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