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支教点亮社区课堂 爱国教育与非遗传承浸润童心——南部县金鱼安置小区“冬日暖阳”公益支教活动圆满收

发布时间:2025-02-27 14: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许珞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返家乡

2025年1月15日至25日,四川省南部县金鱼安置小区居委会联合多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共同开展“冬日暖阳”寒假公益支教活动。10天时间里,12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留守儿童及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课业辅导、爱国主题教育及非遗文化实践课程,惠及学生50余人,作业完成率达98%,家长满意度超96%,成为南部县基层教育创新实践的又一亮点。

“分层教学+AI助学”:精准破解学业难题

针对学生年龄跨度大、学习基础差异显著的特点,支教团队引入“AI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前期测试将学生分为“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创新拓展”三类小组,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小学低年级组以趣味闯关形式学习拼音与运算,高年级组则通过“红色经典阅读工坊”提升语文素养;初中生更在志愿者指导下,用编程软件模拟数学函数图像,完成《阆中古城建筑中的几何美学》研究报告。

“以前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现在每天追着志愿者老师问问题!”家长张女士表示,其子通过“一对一错题辅导”,数学期末补考成绩从62分提升至89分。

“VR云游+非遗手作”:红色基因融入童心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新打造“沉浸式课堂”。学生们佩戴VR设备,“穿越”至泸定桥、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地标,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历史;在“川北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李树生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强渡大渡河》皮影角色,并登台演绎红色故事,演出视频在南部县融媒体平台点击量破万。

“这是我编的竹编画《朱德故里》,我要把它送给新疆的笔友!”五年级学生王梓涵骄傲地展示作品。支教团队还将南部县特色文化融入课程,组织学生用棕编技艺制作“三星堆青铜面具”、以剪纸呈现“升钟湖风光”,30余件作品在社区文化长廊展出,成为居民点赞的“网红打卡点”。

“家校社三维联动”:共绘基层育人同心圆

活动期间,志愿者累计家访40户,建立“成长档案”50份,并开设“家长夜校”传授亲子沟通技巧。1月20日举办的“公益市集”上,学生化身“小小掌柜”,义卖手工艺品为凉山州美姑县小学筹集图书款1865元。社区书记杨国富感慨:“支教不仅补了文化课,更让孩子们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此外,活动中首次引入“AI助学机器人”,通过语音交互解答课业问题,其内置的《南部县方言学习模块》有效帮助留守儿童与外地务工父母沟通,获得家长一致好评。

随着1月25日结业典礼上《少年中国说》集体朗诵声响起,本次支教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南部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总结“金鱼经验”,推动社会资源与社区需求深度对接,让教育暖流惠及更多基层家庭。志愿者领队陈雨桐在日记中写道:“当孩子们指着地图说‘长大后我要建设家乡’,我看见了教育唤醒的无限可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