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27日讯(通讯员 陈巍天) 为深入挖掘黄河沿线及太行山区的红色文化资源,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榜样力量,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学子勇担使命。2025年1月19日至2月8日期间,郑州大学化学学院“红色中国行”实践团奔赴河南郑州、新乡、开封,穿梭于太行山下、黄河沿线,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
传承红色精神,汲取红色力量
1月19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红色中国行”实践团抵达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中国好人”耿风泉馆长热情接待并亲自讲解。踏入红色文化一条街,豫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发展历程、辉县战役场景以及“铁娘子纳千层底”的故事,将成员们带回到抗战岁月。“铁娘子”们在艰苦条件下日夜赶制千层底鞋,支援抗战,彰显坚韧奉献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红色讲解员讲述抗战实物背后的艰苦故事。通讯员 胡鹏展 摄
走进红色小院,2万余件抗战实物令人震撼。日军侵华铁证控诉着暴行,军民抗战物件见证英勇历史。参观结束后,耿风泉讲述辉县抗战精神和抗战老兵事迹,如一位失去手臂仍坚持运送弹药立功的老兵,让成员们对抗战历史有更深刻认识。实践团中的党员还在馆内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图为“中国好人”耿风泉为实践团一行讲述红色故事。通讯员 胡鹏展 摄
红色文化润心田,化学视角启新篇
1月21日,实践团奔赴河南新乡辉县市大成实验学校,开展“黄河红脉贯太行,化韵寻根忆峥嵘”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暨“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活动。学校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热情接待了实践团。红色文化与化学融合宣讲环节分为《抗战与解放篇》和《新时代发展篇》。队长陈巍天在《抗战与解放篇》讲述了多个时期的红色故事,展现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队员段欣雨在《新时代发展篇》从“衣食住行”化学视角回顾抗战,展现化学魅力。宣讲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同学们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学习生活问题并给予鼓励。
图为队长陈巍天为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通讯员 胡鹏展 摄
此次“宣讲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实践团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心间,为学生带来生动深刻的思政课,传承了红色基因,发扬了红色传统,取得圆满成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辉县市大成实验学校开展红色宣讲。通讯员 胡鹏展 摄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1月24日,实践团前往郑州开展缅怀先烈活动。在郑州烈士陵园,成员们身着整齐服装,手持洁白菊花,神情肃穆地在烈士纪念碑前列队,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致以崇高敬意并集体默哀,红色精神在新一代得到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郑州市烈士陵园向中原英烈集体默哀。通讯员 胡鹏展 摄
随后,实践团走进中原英烈纪念馆。馆内凝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珍贵文物和历史图片生动展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先烈们的英勇身姿与百姓支援前线的场景。斑驳的枪支、破旧的军衣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艰辛。成员们观察布满弹孔的军衣后表示,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赴中原英烈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讯员 胡鹏展 摄
慰问抗战老兵,厚植爱国情怀
1月26日春节前夕,实践团成员与“中国好人”耿风泉一起前往抗战老兵闫三群老人家中开展慰问活动,用行动诠释关爱老兵、传承红色基因等精神内涵。实践团到达老人家中后,送上节日问候与慰问品,为老人演唱《强军战歌》,和老兵家属一起贴春联,并认真聆听老人讲述往昔战斗经历。
图为抗战老兵闫三群为实践团一行讲述红色故事。通讯员 胡鹏展 摄
闫三群老人今年98岁,1944年加入八路军,在刘伯承、陈毅部队服役,长期转战太行山地区。他在战场上历经生死考验,多次死里逃生,参加了攻打洛阳、安阳等战役,强渡黄河时落下病根,抗美援朝时在后方为战争默默奉献,解放后曾担任警卫,后回乡务农。这次慰问活动意义重大,既给闫三群老人送去温暖关怀,也让实践团成员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图为老兵家属向实践团一行展示闫三群的参军入伍证件。通讯员 胡鹏展 摄
图为老兵家属向实践团一行展示闫三群的军功章。通讯员 胡鹏展 摄
传承焦裕禄精神,践行爱国担当
2月8日,实践团奔赴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馆、东坝头和兰考四面红旗展览馆。在焦裕禄纪念馆,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朴实遗物和一段段影像资料,全面呈现焦裕禄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光辉事迹。讲解员讲述他不顾病痛跋涉调研兰考“三害”的故事,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其“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讯员 胡鹏展 摄
时光回溯,这里曾是焦裕禄治理水患的关键战场。当年,焦裕禄初到兰考,面对肆虐的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将治理水患作为改变兰考面貌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摸清水患的根源,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办法,他不顾风沙弥漫,不惧烈日炙烤,一次次地来到东坝头。他穿着朴素的衣衫,脚踏着泥泞的土地,仔细地观察着黄河水的流量、水位变化,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兰考东坝头。通讯员 胡鹏展 摄
在兰考四面红旗展览馆,实践团了解到当年兰考在农业、水利、林业等方面的先进事迹,感受到“四面红旗”代表的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当地居民介绍,正是靠着这股拼搏劲儿,兰考才逐渐摆脱贫困。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四面红旗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讯员 胡鹏展 摄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郑州大学化学学院“红色中国行”实践团深入触摸历史,接受了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在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他们也将继续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巍天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