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唤醒古韵,牛歌新声”实践团于2025年1月20日踏上了前往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文化的旅程,一场旨在探索非遗牛歌戏起源、传承与创新的调研活动在馆拉开帷幕。
首先,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带领参与者们参观了牛歌戏的历史展览,通过图文、视频以及实物展示,生动再现了牛歌戏从起源到发展的全过程。在参观过程中,非遗文化研究者们详细讲解了牛歌戏的表演特点、艺术风格以及社会功能,让参与者们对牛歌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图为团队成员在一起学习关于牛歌戏的历史
随后,团队成员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牛歌戏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视频里的多位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分享了他们在牛歌戏传承中的经验和心得。他们指出,牛歌戏的传承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授,更在于文化精神的传递。因此,在传承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对牛歌戏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真正领略到牛歌戏的艺术魅力。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牛歌戏也需要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和喜爱牛歌戏,调研活动还特别安排了一场线下教学活动。团队成员以美术、视频等形式向小朋友们传授了牛歌戏的相关知识。首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牛歌戏的起源、表演特点和艺术风格,然后引导他们以牛歌戏中的人物形象为原型进行绘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了对牛歌戏的喜爱和敬意。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童趣和创意,展现了牛歌戏在年轻一代中的生命力和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组织的一场线下教学活动之一
此次调研活动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牛歌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探讨牛歌戏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和决心。同时,通过线下教学活动,也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和喜爱上了牛歌戏这一地方戏曲。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牛歌戏将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年轻一代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共同书写牛歌戏等地方戏曲的新篇章。
图为部分团队成员的合照
文字Ⅰ李畅、李英
图片Ⅰ李畅、谢月津
排版Ⅰ李英、李畅
校对Ⅰ李英、李畅、谢月津、陈汇
审核Ⅰ冯悦露、李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英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