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11日讯(通讯员吴玉凤 何文平 王泽桂灵 徐欣宇 张巍 陈梦瑶)非遗传承秉初心,时代使命看青年。为探索纸塑狮头技艺的活态传承和发展路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影流韵 纸狮承辉”实践团于1月9日至12日前往桂林市大圩古镇进行调研和学习。
乡里邻亲“奉”上舞狮活动回忆:祈福辟邪的文化象征
据了解,纸塑狮头技艺是灵川舞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队员按照原有的实践分工,沿着青石板砌成的街道去采访大圩古镇的村民和游客。一位当地村民热情地向团队成员分享了灵川的舞狮传统,“每逢过年过节,镇上都会举行舞狮活动来祈福辟邪,舞的狮子感觉是很可爱的。”
青年“挑”起非遗活态传承“担子”:镜头影像下的“再生”
为了能够收集制作纸塑狮头的步骤和种类,团队成员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来到了舞狮坊进行学习和调研。周师傅耐心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制作纸塑狮头的材料和步骤,同时对非遗保护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周师傅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舞狮坊拍摄以纸塑狮头技艺为核心的毕业设计的学生团队。随后,团队成员与学生团队展开交流与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借助数字技术和镜头影像的力量,纸塑狮头技艺和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时光不负有心人,传承要看赶路人。通过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不仅对纸塑狮头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始终坚定着为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文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