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扶显担当 真抓实干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19 17: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肖艳   阅读 11.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4年7月6日,东南大学瀚海西征实践团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姚磨村观摩考察,他们的到来受到驻村第一书记祝秉魁热烈欢迎。

原州区姚磨村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合影

姚磨脱贫路上的“火车头”

通过第一书记祝秉魁详细介绍,实践团深入了解姚磨村的振兴史,聆听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十多年前的姚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受干旱、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极大,农作物产量低、种植效益低、农民收入低,土地撂荒碱化现象日趋严重,弃农务工便成为他们的选择。看到这种情况,前任村支书姚选(已故)立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改变家乡的面貌。2004年,他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反对,大胆承包下村里荒废的鱼塘,开始他的养鱼之路。2004年4月被村民推选为村民二小组组长。俗话说“手里没把米,叫鸡也不理”。上任之初,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艰难困境,姚选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跑项目、跑贷款,与村民反复商议,果断决策,投资建成姚磨预冷库一期工程,成立了彭堡镇姚磨村瑞丰蔬菜产业合作社,根据当地的种植优势,大力提倡种植以西芹为主的各种蔬菜,发展经济型农业,新建蔬菜预冷库5座,制冰间1座,泡沫制箱厂1座,流转土地2000亩,建成了原州区首个冷凉蔬菜基地。2008年,姚磨村被确定为原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姚选被推选为姚磨村党支部书记。他探索建立了“支部+协会+农户”蔬菜产业发展模式,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动群众干、群众跟着大户干的帮带促共同发展的机制逐步形成,并在原州区推广。2009年初,姚选带领蔬菜合作社的成员又加大投资,改建1000平方米的预制冷库一栋,2014年扩建2000平米的冷链库,拉长了销售链,解决了种植户销售难和蔬菜储藏难的问题。2015年,结合推动精准脱贫,姚选挑起了带动周边村发展的大梁,推行“组织跨村建、能人跨村带、产业跨乡育”的模式,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增收致富。组织跨村建:姚磨村与周边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吴磨村、彭堡村、惠德村及瑞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联合党总支,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办法,带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能人跨村带:在4个村培养致富带头人37名,建成特色实训基地100亩,成立农民田间学校,组织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学习培训,并且按照“租金保底、盈余分红”的原则,成立了姚磨村兴民土地信用合作社,农民以土地、现金入股形式参与蔬菜产业发展,年底进行分红。产业跨乡育:建立3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年产值可观,带动本乡镇12个村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的中河乡、头营镇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种植面积达10000亩,带动1316户4173人共同致富。

国铁帮扶,为姚磨村冷凉蔬菜发展注入“铁动能”

姚磨村主导产业是冷凉蔬菜,2020年,为帮助姚磨村做强产业,延长产业链,国铁集团与原州区政府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投入铁路帮扶资金援建高标准联栋智能温室、净菜分拣加工包装车间和24栋设施拱棚项目,解决了冷凉蔬菜育苗设施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等“瓶颈”问题。

高标准联栋智能温室配套室内电动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水暖加湿系统、电动通风系统、室外电动外遮阳系统、自动喷灌系统、室内自动控制系统,可全年恒温育苗,大大提高了育苗率,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国铁集团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致富产业培育等方面,对原州区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帮扶,为原州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铁动能”。这股强劲的“铁动能”让姚磨村冷凉蔬菜产业搭上国铁集团帮扶的“快车”,成为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肩负使命,在乡村振兴一线以实干担当赢得群众振兴

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长期制度安排。铁路帮扶是党中央交给国铁集团的政治任务,也是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职责。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科学选定帮扶单位、精准选派驻村干部至关重要。自2002年帮扶原州区以来,国铁集团向原州区派驻帮扶干部27人,姚磨村第一书记祝秉魁就是其中一份子。

2023 年 5 月,祝秉魁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来到了固原原州区姚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便任劳任怨,踏实苦干,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倾注在这片土地上。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 7 月 18 日视察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的深情嘱托,严格按照国铁集团党组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落实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认真履行驻村第一书记“四项职责”,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五大员”作用。

建强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他坚持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为了让党员干部们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三农”、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他精心组织了多次学习活动。无论是严肃的会议传达,还是生动的交流讨论,他都亲力亲为。通过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姚磨村的“两委”成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他与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姚磨村党支部成功增星、晋级、加薪,由四星级晋升为五星级,村“两委”成员每年都能额外领取到星级奖励。

为了实现做强冷凉蔬菜产业,延长产业链的目标,第一书记祝秉魁不辞辛劳,积极向派出单位国铁集团申请多笔帮扶资金。这一笔笔资金,化作了 5376平方米高标准联栋智能温室、1195平方米净菜分拣加工包装车间、24 栋现代日光温室大棚、村集体育苗温室配套苗床喷淋设备、新建制冰机及网套机车间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带动了务工就业 300 余人次,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更让姚磨村的产业发展如虎添翼。在他的努力下,2023 年姚磨村已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

祝秉魁还是姚磨村和美乡村的筑梦师。他坚持常态长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发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人员,对村内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道路变得整洁了,河道沟渠不再堵塞,房前屋后焕然一新,杂草杂物、乱堆乱放都消失不见,村容村貌得到了切实提升。他组织召开姚磨村村庄规划会议,从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形成了村民能看懂、能认可的村庄规划。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培育了淳朴民风,全面提升了姚磨村的治理水平。2023 年,姚磨村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一殊荣的背后,第一书记祝秉魁功不可没。

民生福祉一直是祝秉魁心中的牵挂。他深入走访,倾听村民的心声。2023年秋天,当得知 8 名贫困学子高考取得佳绩,他迅速行动,联系爱心企业资助,让每人获得助学金及拉杆箱。

2024年春节前夕,他携手企业为 32 户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暖心的慰问品,精心策划新春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他还协调村“两委”表彰“最美退役军人”,亲自走访慰问,让军人家庭感受到满满的关爱与尊重。他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驻村以来,他每季度考评均为优秀。2024 年 1 月,村民代表送上“驻村帮扶解民忧 真情助学暖人心”的锦旗,以表达对他的感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祝秉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守初心使命,逐渐融入姚磨村。他表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第一书记,要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铁路力量。”

东南大学瀚海西征实践团相信在国铁集团派驻第一书记祝秉魁带领下姚磨村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5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