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崇实书院强国有我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爱国主义精神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4-08-26 15: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梦园   阅读 9.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孙梦园 孙冉)为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信阳师范大学崇实书院强国有我教育实践团特此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青年先行”参观红色纪念馆活动

实践团成员参观洛阳抗战纪念馆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深深震撼每一位观者的心。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文物,深刻感受与弘扬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共有责的爱国情怀。

实践团成员参观刘青霞故居纪念馆

女子也有凌云志,巾帼何曾梳须眉。刘青霞心怀百姓、醉心革命,将自己的一生大半都献给了中国革命。这位从封建时代走出来的巾帼英雄将永不逝去。

实践团成员参观商城革命烈士纪念馆

大别山,是一片充满了红色记忆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足迹,在这片土地上,大别山军民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奇迹。实践团成员置身其中,深刻感受到了这段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实践团成员在西大井1919纪念馆宣讲爱国主义精神

二:“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讲述爱国主义精神

这里不仅是焦作煤矿‘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标识。实践团成员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背后感受到了先烈们不畏艰险、敢于

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实践团成员参观安阳革命历史纪念馆宣讲爱国主义精神

无数的革命烈士把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这里埋藏着千千万万具忠骨。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这些先烈们为祖国建设抛头颅洒热血,抱着虽死犹荣的精神,以自身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

三:”一个红色物件,一段红色历史”讲述战争年代遗留物品历史故事

实践团成员参观二七纪念馆讲述爱国主义历史故事

二七纪念塔不仅仅是一座纪念性的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丰碑。塔内的每一块展板、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传递着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

实践团成员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讲述爱国主义历史故事

杨靖宇将军不仅是民族解放的斗士,更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践行者。在极端困境中,他坚守初心与使命,将个人奉献于革命斗争事业,直至最后一息,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境界。

实践团成员参观胜利广场讲述爱国主义历史故事

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个军民鱼水情的感人场景,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活动、讲述爱国主义精神和讲述战争年代遗留物品历史故事等形式,深刻感悟了爱国主义精神,并表示在之后的生活实践中将进一步学习爱国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梦园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