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徐一刚、王顺心、曹骏坤) 近日,青春机械志愿服务团队深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天生桥村,开展实地调研与服务对接。团队成员以饱满的青春之力,细致探访这座因壮美天然石桥而得名的传统村落的内在需求,系统梳理其社会肌理与发展脉络。团队与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深入恳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真切感知乡村发展的现实脉动与核心诉求,为后续精准开展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生桥村坐拥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村内800亩连片猕猴桃园与7家初具规模的农家乐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支柱。然而,产业面临销售渠道狭窄、客源不稳定、经营业态单一等发展瓶颈。由于本地就业机会有限,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24.2%的老年人与留守儿童构成了常住人口主体。平日里,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及天然石桥周边荫凉处,是村民聚集闲话、开展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
团队向驻村书记详细阐述了服务计划:旨在结合机械工程专业所长,同时为村民量身打造普通话实用课程与留守儿童兴趣培养班。书记对此深表认同,并坦诚指出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正是沟通难题——农家乐经营户常因方言障碍与外地游客交流不畅,影响服务体验与收入;村小学生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表达不流畅,存在明显的“夹生”现象,部分孩子甚至羞于开口。他热忱欢迎团队的到来,并进一步介绍了村民的深层期待:比起单纯的技术支持,大家更渴望打破语言隔阂,尤其希望团队能设计寓教于乐的普通话课程,让孩子们敢于自信表达,让老年人也能听懂常用交流用语。青春机械志愿服务团队郑重承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奉献热情,让志愿服务真正扎根于这片乡土,切实助力天生桥村的全面振兴。
夕阳余晖中,层叠的青山与潺潺溪流映衬下的天生桥村,焕发着质朴而坚韧的生机。这支充满活力的青春团队的到来,正为村庄徐徐展开的振兴蓝图添上了一抹充满希望的亮色——当精密的机械智慧与朴素的乡土需求相遇,当澎湃的青春热情深深融入古老的乡村肌理,一场以技术赋能产业、以语言联通人心、以知识启迪未来的深刻互动已然开启,必将碰撞出别样的振兴火花,照亮村庄前行的道路,书写一段关于成长与希望的双向奔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骏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