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塔里木大学农学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助力农业发展”服务团的足迹深深印在南疆广袤的田野上。他们怀揣专业所学,深入兵团连队、棉业企业与乡村棉田,以青春视角探寻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
扎根连队一线,深挖土地增效潜力。 7月8日,服务团深入十六团十六连,实地调研特色种植创新实践。在农田,成员目睹小麦收割后抢墒复播食葵,技术员阐释此举旨在盘活夏秋空闲期光热资源,实现“一田两收”。在吊干杏园,杏树下间作贝贝南瓜的模式有效利用林下空间:杏树遮荫降低南瓜日灼伤,南瓜蔓叶覆盖抑制杂草,显著节省管理成本。这些探索生动诠释了基层提升土地综合效益的智慧。
走进现代棉企,见证全链科技赋能。 7月20日,团队赴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公司学习。在八丰场高标准农田,大型播种机、植保机、采棉机列阵展示,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90%以上,大幅提升作业效率。纺纱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清花、梳棉到细纱工序无缝衔接。成员切身感受到科技从“耕”到“织”的全产业链穿透力。
田间精准送技,破解棉农急难愁盼。 团队深入第三师42团、麦盖提县、莎车县等产棉区,蹲守田埂倾听真需求。针对棉农反映的“药费高、虫难防、水肥浪费”等痛点,成员结合土壤检测数据现场教学:“施肥如吃饭,缺啥补啥——这块地钾足磷缺,磷肥减两成既省钱又养地!”通俗比喻引棉农频频点头。
从连队创新模式调研,到棉业科技深度体验,再到田间难题精准施策,农科学子以专业知识回应土地需求。当实验室成果对接用间经验 一条节本增效。绿色可持续的植棉新路,正由青春力量与乡土智慧共同开拓,为南疆沃野注入蓬勃生机。
撰文 | 陆恩泽
图片 | 王宇嫣
一审 | 李亚鹏
二审 | 张欣欣
三审 | 任冬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亚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