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陈宣伊)在广州市白云区的云城街,一场关于时间、记忆与发展的对话悄然展开。2024年暑假,广州大学三下乡“广府岁月解读小队”跟随云城街社工站的工作人员,深入老城区的巷陌之间,走访了多位居民,旨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日常活动以及对于周边环境变迁的感受,特别是他们对老城区未来发展的看法与期待。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斑驳的树影,“广府岁月解读小队”踏上了探访之旅。首站是四户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每一扇门背后都藏着一段长长的故事。随着交谈的深入,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展。居民们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他们对老城区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他们提到,尽管周围环境在不断变化,但那些老式的红木座椅,依旧是他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宝座”,相比现代沙发,它们承载着更多的家族记忆和历史温度。
图为小队成员跟随社工探访老街道居民。 通讯员 李於霖 摄
午后,小队继续前行,又探访了两户家庭。其中一位性格开朗的叔叔,尽管视力有所不便,却以他独特的幽默感和健谈的天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告诉小队成员,自己平时主要通过阅读《羊城晚报》来了解外界的变化,虽然出门的次数不多,但每次与朋友相聚都让他感到无比快乐。这位叔叔的故事,是对老城区居民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他们虽身处快速变化的社会,但仍保持着一份淡然与乐观。
在探访过程中,“广府岁月解读小队”不仅关注居民的个人生活,还特别注意到了他们家中那些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如老式的红木家具,它们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这些家具不仅仅是坐卧之地,它们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更替,承载了几代人的欢笑与泪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图为小队成员入户与老城区居民交流。通讯员 李楚漫 摄
通过与居民的深入交流,小队成员发现,尽管老城区面临着现代化进程的挑战,但居民们对于保留传统风貌、维护社区文化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在推动城区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和生活方式,让老城区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不是简单地被现代建筑所取代。
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对老城区居民生活的近距离观察,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小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城市的发展不应只是高楼大厦的堆砌,更应是对人文关怀和历史传承的尊重。未来,如何平衡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如何让居民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不失去那份独特的文化认同感,将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图为小队成员与社工走访街道居民。 通讯员 洪苡荧 摄
在快速变迁的都市丛林中,老城区如同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记录着城市的成长与变迁。而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则是这本书中最生动的注脚。通过此次探访,“广府岁月解读小队”更加坚信,每一个个体的故事都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值得被倾听、被记录。让小队携手更多的人,共同探索一条既能保留城市历史风貌,又能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老城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新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宣伊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