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间的探索:望江挑花传承之旅

发布时间:2024-08-20 18: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胡松雨   阅读 2.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胡松雨)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乡村振兴,传承非遗文化,7月14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同理前行,绣出振兴”实践团来到了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开展了以“传承望江挑花,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起源与传承】

7月14日清晨,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在鸦滩镇新时代广场集合,他们的目的地是望马楼村的望江挑花展览馆。这个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望江挑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期望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更深入地理解这项艺术及其传承。

在房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首先被展览馆内精美的望江挑花作品所吸引。房老师详细讲解了望江挑花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发展现状。望江挑花作为一项古老的手工艺术,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参观过程中,房老师展示了四种基本的针法组合,并现场示范了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创造图案。团队成员们聚精会神地观摩,并亲自动手实践,从最基础的穿针引线开始,逐步学习“挑、钻、游、织”等复杂针法。在房老师的指导下,每个成员都尝试着将学到的针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最终每个人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挑花作品。

为了将这次学习体验分享给更多人,团队成员利用官方抖音账号开启了直播,向在线观众展示学习过程,并解答他们对望江挑花的疑问。这种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望江挑花传播的范围,也让更多人对这门传统艺术产生了兴趣。

图为房老师向志愿者示范挑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熊川洲 摄

【文化与责任】

上午10点40分,团队成员来到望马楼村村委会,参加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仪式——安徽理工大学美育基地挂牌仪式。这个仪式不仅是高校与地方文化合作的象征,也标志着团队合作的开始,致力于推广和传承望江挑花艺术。

挂牌仪式后,团队成员在村内开展了关于安全防护知识及“一盔一带”道路安全知识的宣讲。他们意识到,除了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同样重要。通过生动的宣讲和互动,团队成员向村民普及了安全知识,希望为村庄的平安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展开道路安全知识宣讲。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熊川洲 摄

【传承与发展】

随后,团队成员深入村庄,拜访了几位擅长挑花的老人。在与这些老一辈艺人的交流中,年轻一代与老年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老人们分享了挑花艺术的变迁与未来,对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艺术寄予厚望。

下午,团队前往望江县服装城,拜访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福老师。王老师不仅分享了他与挑花的不解之缘,还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服饰。

图为王世福老师带领志愿者参观挑花作品。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熊川洲

【和谐共生】

在王世福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望江服装城以及挑花产品展览馆。他们亲眼见证了挑花元素如何巧妙地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之中,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和谐共生。

这一天的经历,对团队成员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和自我提升。他们不仅学习了望江挑花技艺,还理解了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挑战。通过与传承人和当地艺术家的交流,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当夜幕降临,这次丰富的文化之旅暂时告一段落。但对这群年轻人来说,这只是他们与传统文化相遇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把这次的学习与体验转化为力量,继续探索和推广更多像望江挑花这样的传统艺术,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图为王世福老师带领志愿者参观挑花作品。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熊川洲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涛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76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