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武子怡 林梓琪)在总书记“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未来,关心发展”的深切关怀下,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虽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区域和领域仍存隐忧,亟需加强预防与教育引导。
为响应总书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号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路童行”团队于2024年7月5日至6日深入粤北山区,通过打造“线下课、直播课、录播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桂头中学、民族实验学校、乳源中学等11所初中及桂头小学、桂头镇中心小学、乳源镇中心小学等10所小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以期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与高效利用。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知识,紧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复杂的法律知识细化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内容、形式及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开拓确保每一堂课都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创新精神。
一、“悟空课堂”引领低龄儿童法治教育启航
针对乳源瑶族自治县1至3年级低年龄段孩子们的特质与兴趣,讲师设计简单易懂的“悟空课堂”,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法治理念,将《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孙悟空化身为法治小卫士,引领孩子们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探险之旅。
课堂上,讲师以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为蓝本,以“大风”为媒介,巧妙地结合了形象特征与抽象意义,通过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案例让孩子们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辨别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界限,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红线不可逾越。游戏中,孩子们化身为不同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了各种不良行为的起因与严重后果,从而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和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随着“大风吹”游戏一次次地响起,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更深刻的是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讲师在总结时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虽然大家觉得犯罪离自己很遥远,但每一个小小的、不正确的行为都可能成为犯罪的温床。因此,在生活中,大家要像孙悟空一样,拥有火眼金睛,明辨是非,坚决杜绝任何微小的、不正确的行为。”
图为学生在回答讲师提问现场
此次“悟空课堂”是广外一路童行团队首次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课堂,更是深入贯彻新时代法治思想、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具体行动。未来,团队将深入乳源瑶族自治县,探索更多符合儿童特点的法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模拟法庭”扬帆青少年法治实践新航程
针对乳源瑶族自治县4至6年级学龄段的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课堂设计由浅入深,分为“辨别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认识和应对校园欺凌”两大核心板块,旨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素养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此次课堂创新性地引入了模拟法庭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化身为法庭上的主角——法官、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等角色,在一场场“沉浸式”的法庭演绎中,亲身体验了法庭的庄严与秩序,深刻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精髓与要义。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认识到法律的权威与不可侵犯。此外,讲师巧妙地运用影视作品《奇迹男孩》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剖析剧情中的校园欺凌事件,引导同学们分辨不同类型的欺凌行为,增强了对校园欺凌的识别能力。
紧接着,讲师结合生活实际,传授了应对校园欺凌的三个“黄金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自救指南。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法律意识,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在面对欺凌时勇敢说“不”,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图为团队讲师为学生们讲解校园欺凌的三个“黄金方法”
正如韶关乳源当地书记所言:“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社区要持续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与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模拟法庭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崭新航标。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庭的庄严与公正,法律条文在模拟审判中不再抽象,而是化作了他们手中的“正义之剑”。从初识法庭的庄严到深入参与模拟审判,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逐渐理解法律的精髓与力量。这一创新模式由浅入深,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法律的程序与原则,更激发了他们对法治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为未来的法治社会建设培养了宝贵的实践型人才。
三、“以纸喻心” 编制防谣之网护童真
白纸与法律看似没有半毛钱关系,实则——针对乳源瑶族自治县初中1至3年级的孩子们,讲师们创新性地以纸为媒介,通过“以纸喻心”的方式,为儿童编织起一张严密的防谣之网。
课堂上,讲师巧妙地将“白纸复原”的无力与人心受创的不可逆相比拟,让学生们在轻轻抚平纸张的褶皱时,仿佛能触摸到心灵深处那些难以愈合的伤痕,深刻体会到欺凌之重,不可承受。而“纸条传话”的游戏,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谣言如何在人与人之间悄然滋生,又如何在不经意间将事实扭曲得面目全非,让学生们惊叹于“人言可畏”的同时,也警醒于自身言行的重要性。
图为孩子们通过纸条传信在黑板上写出的答案对比
从纸片的轻薄易碎到坚固的纸网构建,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谣言的脆弱与可怕,就要教会他们如何像编织纸网一样,用心去识别和抵御谣言的侵扰。这一过程由浅入深,不仅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信息观,更守护了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这场课堂,让孩子们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尊重、理解与保护自己的真谛,其深远立意,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总结
团队通过家校联动、社区传播等多种方式,以“3节公开示范课+19节录播直播课”直接覆盖超万名在校学生,双渠道联动间接影响范围扩大至十万余人,不仅以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让粤北山区的未成年人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更为全社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在未来,一路童行团队将倍加耕耘,推动预防未成年人教育全覆盖,为国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梓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