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王旭)为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近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同理前行,绣出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安庆市望江县望马楼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望江挑花,作为徽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望江挑花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创新,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动见证。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挑花艺术,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图为志愿者采访当地居民。安徽理工大学通讯员 熊川洲 供图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在学校南门集合,带着满腔热情和对未知的期待,踏上了前往望江县的旅程。下午抵达鸦滩镇后,队员们不顾旅途劳顿,立即与望马楼村委会的干部展开座谈,了解当地情况,为随后的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傍晚时分,队员们在镇政府门口集合,开始了关于望江挑花问题的调查与访谈。在调查过程中,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通过与他们的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了望江挑花的传承与发展状况,以及村民们对这一传统手工艺的看法和期望。
图为传承人指导成员们挑花技艺。安徽理工大学通讯员 熊川洲 供图
7月14日,队员们继续深入鸦滩镇的望马楼村,拜访了望江挑花展览馆。在这里,他们有幸见到了挑花技艺的传承人房老师。房老师不仅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解了望江挑花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还现场展示了精湛的挑花技艺,让队员们大开眼界。随后,队员们跟随房老师学习挑花的基本技巧,从穿针引线到完成作品,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在房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挑花的基本要领,并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当天下午,队员们还利用直播平台,向网友们介绍了望江挑花的文化价值和制作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图为房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挑花展览馆。安徽理工大学通讯员 熊川洲 供图
7月15日,队员们来到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的望江挑花传承与保护基地。在这里,他们受到了何老师的热烈欢迎。何老师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基地的三层展览厅。每一层都陈列着丰富多样的望江挑花作品,从传统的图案到现代的设计,无不展现出挑花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参观过程中,何老师详细介绍了挑花技艺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以及传承现状,让队员们对这门古老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何老师对四种针法的介绍。安徽理工大学通讯员 熊川洲 供图
在二楼挑花传习所,队员们见到了正在专注创作的省级传承人汤彩霞老师。汤老师不仅向队员们展示了挑花技艺的精妙之处,还鼓励他们亲手体验挑花的过程。在汤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纷纷拿起针线,尝试着绣出属于自己的挑花作品。同时,他们还与在场的学员们展开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安徽理工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望江挑花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更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路线,将青春力量贡献给了乡村振兴。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望江挑花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图为完成安徽理工大学美育基地挂牌仪式。安徽理工大学通讯员 熊川洲 供图
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三下乡”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总之,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不仅让青年学子们在服务人民中锻炼成长,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信仰、明确了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担当、奋斗之使命,为祖国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