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田间地头上好“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4-08-18 15: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韵静   阅读 6.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梁韵静)近日,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新”乡振——砚园广宁实践队、“红心乡遇,溯往寻新”探访“百千万工程”沙头村实践队、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封开大洲镇农家书屋乡村振兴实践团等多支队伍,分别前往广宁县江屯镇、四会市沙头小学、封开大洲镇等地开展思政课下乡活动,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向乡村延伸。

马克思主义寻“新”乡振——砚园广宁实践队深入广宁县各村,了解当地村民的实际生活,倾听群众的心声。实践队通过搭建“教师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学生讲实践”的宣传矩阵,开展了一场别具新颖的思政课。实践队指导老师向村民讲清广东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支撑力量,把推动广东经济社会的“根”和“魂”说透,推动村民理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意义。实践队员化身“地道”宣讲员,将党的理论创新融入身边故事,将理论宣讲讲出“百姓味道”。在水月村,实践队员与村委干部、村民探讨本村在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等主题。交流过程中,村党总支部张书记一一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促进了实践队员把政策研究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宣讲工作的强大力量。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正以青年人的视角讲述着自己的所学所思,学习着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着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红心乡遇,溯往寻新”探访“百千万工程”沙头村实践队前往四会市沙头小学进行“童绘红色梦,心扬爱国情”宣讲活动。实践队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以动画视频、场景扮演、故事讲述等形式宣传革命英雄,用红色教育浸润童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队员带领学生进行折纸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实践层面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带队指导老师唐心雨表示“沙头小学提供广阔平台,让实践队员在实践中感受课堂、进行传统与情景双模式融合的授课,这对扎实师范生教学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侯玉基对实践队的宣讲课堂表示肯定,他强调“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三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完成‘百千万工程’的关键工作”。

封开大洲镇农家书屋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大洲镇堪头村开展“书香溢七月,佳书抵万金”读书分享活动及“学习好榜样,争当好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爱心义教活动,携手乡村孩子共筑“夏乡梦”的美好愿景;开展乡村小学教育现状调研,为乡村振兴提供具有理论基础的实践建议。践行雷锋精神,善行传大爱,实践队员来到堪头村农家书屋,聆听广东好人梁少英、肇庆好人钟子强分享亲身经历的正能量故事。在司蓬村,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参与拔花生的农业实践活动。

青春聚力“百千万”,挺膺担当建新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肇庆学院将继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积极探索乡村思政教育的新路径,赋能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韵静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