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 (通讯员 杨海强 摄影 黄子悦然)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科技力量服务基层,2025年7月8日,湘南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AI赋能,智惠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奔赴郴州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开展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广与防灾减灾科技服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八面山瑶族乡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属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2024年更因“格美”台风受灾严重,对精准气象预警和防灾措施需求迫切。团队清晨出发,旨在结合专业知识,通过调研与技术攻关,打造服务当地防灾减灾和民生改善的自研成果,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7月8日,“AI赋能,智惠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校门口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抵达八面山瑶族乡后,团队受到乡政府的热烈欢迎。乡委班子亲切接待了师生一行,对湘南学院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行动表示赞赏。双方在乡政府会客厅进行了简短而务实的交流,副乡长廖星波介绍了瑶族乡的基本情况、发展重点以及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面临的挑战,为后续调研奠定了良好基础。
(乡领导班子于会客厅接见团队成员)
通过对接,实践团队分别与水利、应急管理、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员开展了深入调研工作。团队成员就如何利用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监测预警精度、优化信息传递路径、辅助应急决策等话题进行了探讨。调研聚焦实际问题,气氛热烈务实,乡干部们均对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表现出浓厚兴趣和迫切需求。
(团队成员于乡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调研)
为掌握灾害风险实情,团队在乡干部陪同下实地勘察青腰村地质灾害点,详细考察地形地貌、历史灾情、现有监测设施及不足,获取优化系统的关键一手资料。
(团队成员于青腰村地质灾害点实地走访)
实地走访结束后,团队一行于八面山瑶族乡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同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座谈,演示和讲解了团队自主研发灾害预警系统的核心功能,耐心解答技术疑问。与会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意见,并期待团队的科研技术成果早日应用推广。
(团队一行于乡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展开座谈)
此次“AI下乡”是将前沿科技送达基层的“播种”之旅。团队深入践行“红匠”精神,首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后续技术落地、数据对接及人员培训铺平道路,成功探索了高校与地方协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一审:任鹏霖
二审:李外卿
三审:肖建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