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潘瑞鸿)岭南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陶塑艺术而闻名遐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陶塑艺术面临着传承难、创新难、市场萎缩等多重挑战。本项目旨在依托岭南地区特有的陶塑艺术工艺品,结合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兴技术,通过创意转化和夏令营游学活动,助力岭南特色产业生产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推动岭南文化的创新发展。
实践团成员们背着装满设备与材料的背包,踏上了前往当地陶塑工坊的征途。工坊坐落在村子的深处,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与柴火的气息,仿佛能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手工制陶的黄金时代。
图为智陶共生实践团成员参观大师工作室
一到工坊,成员们便迫不及待地与当地的陶塑大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师们不仅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技艺,还详细讲解了岭南陶塑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让实践团成员们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随后,实践团启动了AIGC技术的应用实验。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传统的陶塑图案进行数字化扫描与分析,尝试生成具有现代审美元素的创新设计。
图二为智陶共生实践团查询资料
此外,实践团还积极与青柯村企业合作,探讨如何将“岭南陶塑数字传承计划”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助力岭南特色产业生产链的“延链补链强链”。通过举办展览、开展线上销售、推广文化旅游等方式,拓宽岭南陶塑的市场渠道,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图为指导老师与青柯村书记合影
“岭南陶塑数字传承计划”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实践团成员们深知,传承与发展岭南陶塑艺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他们不断努力、持续创新。他们相信,在科技与文化的双重驱动下,岭南陶塑艺术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瑞鸿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