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大美福建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在福建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响应传承发展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弘扬大美福建,同心筑梦未来”实践队踏上了前往漳州龙海的旅程,开展了一场为期五天“探文化遗产,赏闽南风情”的三下乡调研实践类活动。实践队于2024年7月13日至7月17日期间,在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蓝荣聪、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唐斌湖、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团委书记庄琪、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张凌拓的共同带领下,通过实地走访、参观调研、学习体验等方式,增进民族团结,深化龙台合作,为弘扬福建省的美丽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多元一体,共谋福祉;民族团结,共创辉煌。
实践队抵漳后率先前往龙海民族中学,校长蓝加青寄语实践队员们,希望他们能发挥专业优势,为民族中学的学子们传递福州大学的创新精神。随后,福州大学与漳州市龙海区民族中学共同举办了隆重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正式迈入一个崭新阶段。授牌仪式中进行了授牌与赠送福盘环节,并宣布福州大学在龙海民族中学建立校级社会实践基地,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蓝荣聪则回顾友好历程,展望合作前景,并表示福州大学将全力支持民族中学的发展,为共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最后,福州大学教师代表与民族中学副校长进行了福盘交接仪式,寓意着双方的合作之树将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在本次活动中,双方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做出巨大努力,双方的合作对当地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丰富了学院实践育人成果也宣传了福建的民族美!
图为龙海区民族中学校长蓝加青与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蓝荣聪进行授牌仪式 韩雅欣 摄
守望相助,同心筑梦。
7月17日,“携手绘青春,同心共筑梦”龙台青年交流座谈会在龙海华侨酒店龙江厅顺利举办。会上,两岸青年分享实践感悟、交流活动心得,共同探讨了两岸文化的异同与融合点。接着,龙海区委人才办领导解读“万才聚漳”政策,鼓励龙台青年贡献热情。随后,福州大学向台湾同胞赠送了福盘,寓意“福”泽绵长,象征两岸人民心手相连,情意相牵。双方优秀学子也被荣聘为“校园引才大使”,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两岸情感纽带。福州大学与龙海团区委签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授牌,标志着两岸合作的新篇章。对于本次活动,团市委副书记林凌给予高度评价,并寄语两岸青年要勇立潮头、扬帆起航。未来,福州大学将持续深化与龙台合作,培养优秀人才,共绘两岸青年交流新画卷,弘扬福建人民的爱国美!
图为区委领导代表与两校领导代表进行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陈思颖 摄
探文化遗产,赏龙海风情。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海文化,实践队成员探访了福建省目前仅存的明代海防卫城遗址——镇海卫,并与镇海村文史爱好者郭忠平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镇海村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镇海卫四大城门、城墙遗址、城隍庙、“父子承恩”牌坊等重要文化遗产要素的实地考察,队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鲜活,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为进一步发掘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打下扎实基础。此外,实践队成员还深入探访了龙海区月港古镇和埭美水上古民居,在两位讲解员的引领与细致解说下,队员们于月港海丝馆窥见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留下来的历史荣光,在碧水环绕的闽南水乡中领略沉积在其中的独特闽韵,在古香古色的陈氏祠堂中体味代代相传的闽南文化,为进一步弘扬闽南文化奠定坚实基础,为弘扬福建秀美的文化遗产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为文史爱好者郭忠平为队员们讲述镇海卫文化历史
陈思颖 摄
聚焦食品企业,助力龙海发展。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更强的竞争力。实践队前往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及福建省然利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在参观梦娇兰公司时,实践队队深刻领悟到该公司“诚信,责任,高效,创新,感恩,共赢”的企业文化,明白企业发展必须坚持并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且要与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密切结合。在调研然利公司当中,队员们亲身参观了车间,了解生产过程,体会到然利公司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收获颇多。此后公司开展了座谈会,在座谈过程中,讲解员就一款企业研发的含氢水做出详细讲解,在过程中,针对疑惑点,队员们与然利公司代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并在交流当中体会到然利公司在创新方面的独特思维和不懈追求。
慧谷公司负责人郑惠元将自身军队与创业经历同企业文化生动结合,显著增强了公司凝聚力与创新力,展示了“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通过队员和企业负责人在会议室的深入座谈与交流,实践队队员对龙海特色的闽南文化在企业各方面的延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日下午,实践队到达全家福食品有限公司,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负责人生动的讲解,了解到肉脯生产的全过程。
通过对食品企业的实地走访研究,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到相关企业正以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基础,不断开发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同时食品产业作为龙海区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龙海顶流企业充分彰显福建的产业美!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龙江精神。
在龙江风格展示馆内,实践队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聆听了关于龙江精神的详细解说。此外,队员们还深入学习九龙江上保江引水、抗旱保丰收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群体与感人事迹,在这些英雄事迹中形成“玉枕风格”、“沙洲风格”、“榜山风格”等多种风格,多样化风格共同铸就了“龙江风格”。在实践活动的尾声,通过观看歌颂共产主义风格与弘扬龙江风格的现代京剧《龙江颂》,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丢卒保车、顾全大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为进一步了解闽南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龙江风格奠定坚实基础。
中华文脉绵延勃发,热爱和致敬中华文化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新时代新征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青年学子需要不断学习与传承诸如龙江精神的优秀品格,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中进行福建红色基因的传承、创新与弘扬!
图为实践队于龙江风格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陈思颖 供图
收获总结
“弘扬大美福建,同心筑梦未来”。生工学子们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了福建龙海的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传承和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愈发浓烈。未来,福州大学生工学院将继续深化此类实践活动,为宣扬大美福建而不懈努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