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黄俊敏 姚冬梅)用脚步丈量土地,让青春在社会实践中熠熠生辉。7月10日-28日,闽南科技学院“Firefly”社会实践队再一次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开展为期18天的实践活动,运用他们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群众,宣讲政策,以炽热的青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为美丽宁夏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青年
图为当地基层干部带实践队队员参观下马关古城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共同阅读红色经典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进行红色精神——“延安精神”宣讲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进行红色精神——“井冈山精神”宣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要求,“Firefly”社会实践队在南安村、南关村开展“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红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走红色基地、上红色课堂、讲红色故事”的方式,了解下马关古城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们学习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内涵,勉励孩子们不忘初心、努力学习,争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育人使命,谱写教育新篇章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的关心关爱,有效解决困境家庭留守儿童假期看护照料难和学习生活单一等问题,帮助有需要的少年儿童度过充实快乐的暑期。作为2024年宁夏“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的“Firefly”实践队在南安村为当地8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为期15天的“七彩假期”活动。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带小朋友们上篮球课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带小朋友们上舞蹈课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带小朋友们上实验课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带小朋友们上美术课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对小朋友进行课业辅导
图为结业汇演上实践队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表演合唱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操作、寓教于乐等多种方法对当地学生进行辅导,满足儿童课后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为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实践队相应地设置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实验、朗诵、“三生”教育、阅读写作等拓展类特色课程,从多个方面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展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拥有梦想和目标,进而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致力公益梦想,共造书屋新乐园
图为实践队队员将新书进行分类整理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整理新书
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文化共建共享,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在本次实践中,“Firefly”社会实践队在传统“支教+调研”的基础上新增“筹建公益书屋”项目。据悉,该项目于今年六月中旬正式启动,在多次尝试和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实践队决定采取向校外争取赞助的方式进行筹书,截止至7月4日,项目最终得到了福建省南安市新华书店的支持,筹得了1000余本书籍(价值35000元),种类丰富、覆盖面广泛,涉及文学、艺术、科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还有红色书籍、精美绘本、英语读物等供孩子们自由选择。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打扫书屋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将新书上架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公益书屋中阅读书籍
7月19日-22日,实践队在南安村儿童之家开展首次书屋筹建工作,队员们一同对书屋进行了打扫、墙绘装饰修整、书架组装、图书消毒去灰、贴标分类等,最终将1000册图书上架。在书屋交接仪式上,实践队组织孩子们进入书屋参观,看着孩子们眼神中流露出的对知识的渴望,队员们感慨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图为实践队向村部赠书
图为当地基层干部为实践队颁发证书
接下来,“Firefly”社会实践队将继续深化“筹建公益书屋”项目,关注乡村儿童教育文化发展,积极号召和引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改善乡村儿童学习、生活环境,打造出更多家“乡村公益书屋”,为儿童赋能,为乡村蓄力,为繁荣乡村文化、涵养村民“精气神”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感受非遗魅力,助力传统新未来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向小朋友介绍南音
图为课堂上小朋友们上台进行互动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染布上色
图为小朋友与实践队队员一起晾晒染色完成的作品
以文化传承为使命,以创新探索为动力,近日,实践队以“美育+非遗+实践”为桥梁,带领孩子们近距离聆听“南音”的悠扬,欣赏“扎染”的斑斓。课堂上,“Firefly”社会实践队队员刘雅琪正带领孩子们学习闽南话,了解福建“南音”传承发展历史,赏析“南音”著名乐谱《元宵十五》,让南安村的小朋友切身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课堂外,一场“扎染”现场教学正在进行,来自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正在给南安村的小朋友们讲解“扎染”的历史、工艺特点和制作方法,逐步引导孩子们产生学习兴趣。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开心地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
“南音”和“扎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宝贵机会,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学习安全知识,携手共创新安全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给同学们介绍急救知识
“同学们切记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为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过一个平安、愉快、充实的暑假,实践队携手福建省南安市红十字会联合为南安村儿童开展了一场以“12355,为青春护航”为主题的暑期自护教育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进行实操教学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指导同学们手部包扎方法
活动中,实践队队员向青少年们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急救措施等内容,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溺水的紧迫性。同时,实践队还通过现场实操演练,向大家一一展示心脏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式,力求教会孩子们遇到突发事件能够抢占急救“黄金四分钟”。演练结束后,孩子们争先恐后上前进行实操,团队成员也依次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纠错,让他们有效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图为实践队队员到村民家中普及急救知识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当地农村社区发放急救宣传手册
此外,实践队队员还送急救科普知识下乡,推进急救知识进农村,为当地村民普及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用实际行动将急救文化传于乡间。
畅享文化盛宴,引领文明新风尚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村民享受优质的文艺作品,切实增强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实践中,“Firefly”实践队受同心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同心县文化馆的邀请共同为南安村村民举办了“2024年同心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心同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文艺演出活动。
图为当地戏曲艺术团正在表演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演唱泉州南音曲目
演出的节目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演员们和实践队队员用丰富饱满的情感、扣人心弦的唱腔、深厚扎实的功底,为村民带了秦腔折子戏《杀狗劝妻》、泉州南音曲目《元宵十五》等,将传统戏曲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村民反响热烈,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图为实践队与当地戏曲艺术团进行合影
此次,实践队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真正做到了把公共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极大满足了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追求。
据悉,闽南科技学院“Firefly”社会实践队已连续四年赴宁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60人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达1800余小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和反响。今年,实践队作为2024年福建省社会实践活动重点特色实践团,持续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围绕闽宁协作专项活动、“七彩假期”等,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自找苦吃”的历练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美丽新宁夏的生动实践中,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冬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