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开朵太阳花社会实践队深入沙扒支教与关怀留守儿童

发布时间:2024-08-03 12:5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江紫琼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江紫琼)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和优质化,广州新华学院开朵太阳花社会实践队携手共青团阳西县委与共青团沙扒镇委,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阳西县沙扒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并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正是这一政策精神的具体实践。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帮扶的实践,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和关怀留守儿童的契机。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沙扒镇中心小学学生合照 实践队成员谭宗豪摄)

携手共青团阳西县委与共青团沙扒镇委共筑教育希望之桥

实践队成员通过提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沙扒镇中心小学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并结合当地镇委和学校的相关要求,精心安排了两周的学习课程,开设了古诗词鉴赏、学习太极拳、趣味科学等多门课程,以及开展未成年保护法普及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暴力教育等讲座。这些课程及讲座的开设,旨在促进沙扒镇中心小学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共同发展。通过用心设计的课程和互动环节,队员们不仅传授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提高了同学们法律意识、自保意识等,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扎染课堂成果展示 实践队成员陈丽梅摄)

童心映晚霞——实践队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在三下乡期间,开朵太阳花社会实践队联合沙扒镇党群服务中心及沙扒镇中心小学,深入当地敬老院开展了一次温馨探访活动。实践队成员及学生们不仅参与了敬老院的清洁工作,还通过手语舞、诗歌朗诵等文艺形式与老人们亲切互动,传递了温暖与欢乐。孩子们送上亲手制作的扭扭棒花束和手写祝福贺卡,更是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年轻一代的关怀与尊重。此次活动不仅引导了同学们传承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也为实践队成员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宝贵机会。

(图为实践队成员带领学生们前往敬老院 实践队成员谭宗豪摄)

深入家庭温暖心灵——实践队走访留守儿童纪实

实践队成员不仅在课堂上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还与共青团阳西县委和共青团沙扒镇委紧密合作,开展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的深入调研。

在调研的开始,团队成员分批来到阳西县沙扒镇人民政府和沙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当地留守家庭的相关情况,为后续的调研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获取留守儿童名单后,镇政府的儿童主任及沙扒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一一介绍了留守家庭的生活、家庭及教育情况,并一同约定时间带实践队成员前往留守家庭进行走访。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沙扒镇儿童主任及妇联工作人员合照 实践队成员王书宏摄)

通过精心采购慰问品并深入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实践队成功收集了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实践队更精确地识别留守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并为解决这些家庭的实际困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在与孩子们及其家人的面对面交流中,队员们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以及心理需求,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关怀。此次走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实践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还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数据,为后续的研究、政策建议以及帮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建议。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沙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交谈 实践队成员陈丽梅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当地留守儿童交谈 实践队成员王书宏摄)

尾声: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本次支教与留守家庭关怀活动中,广州新华学院开朵太阳花社会实践队与共青团阳西县委和团沙扒镇委保持密切合作,力求在支教和调研活动中取得实际成效。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教育公平的一次实践,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一次深刻体现。通过这次活动,为沙扒镇的学生们提供了短期的教育帮助,同时也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们带去了更多的温暖与关怀,在当地社会注入正能量,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长期关注与支持,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关注和参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平台。

广州新华学院开朵太阳花社会实践队

通讯员:江紫琼

摄影:陈丽梅、王书宏、谭宗豪

审核老师:周君仪、陈怡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语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