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大理剑川县甸南镇龙门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03 12: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倪颢 李宸熙   阅读 2.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倪颢 李宸熙)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昆明城市学院团委组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前往大理剑川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践行使命担当。

(图为聆听书记的讲解 邹强 供图)

此次大理剑川县甸南镇龙门村红色教育基地之行,实践队首访“边纵”七支队驻地遗址,再探龙门红色传承馆,细览村史陈列室,终至荣誉室,在老书记的讲解下感受龙门村红色脉络,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红馆映光辉 使命担在肩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在剑川县甸南镇龙门村红色传承陈列馆、边纵七支队31团驻地遗址,成员们瞻仰革命先烈实物、聆听老书记的讲解,深入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坚持真理、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缅怀先烈志 强国我辈行

(图为参观红色传承基地 邹强 供图)

随后,实践队成员跟随龙门村老书记,进一步参观了红色传承教育基地。步入基地,“边纵七支队革命纪念碑”巍峨耸立于庭院正中央,周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数块承载着龙门村地下党组织发展历程的石碑,包含“四·二”暴动的英勇参与、基地建设的光辉历程,以及“边纵”七支队三十一团、三十五团等众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详细记录。基地内设有三大陈列馆,分别是革命历史展馆、革命遗迹展示区、村级荣誉室以及融入现代科技的宣传教育场所,实践队成员自行参观了这些区域,通过学习观看丰富的展览内容,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该地的革命历史与辉煌成就。

村史映红辉 荣誉铸英魂

(图为参观村史陈列馆 邹强 供图)

实践队成员们踏入村史陈列馆,目睹了龙门村往昔农耕文明的痕迹——古朴的农具与简朴的生活用品,三面墙满载的各级荣誉证书与锦旗,见证了党引领下龙门村的沧桑巨变与卓越成就。这些荣誉既是对过往奋斗的颂歌,也是对未来辉煌的期许,它们激励着每位村民珍视荣誉,坚守初心,继续传承红色精神,共绘新时代龙门村更加灿烂的篇章。

(图为实践队合照 邹强 供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剑川县龙门村,实践队参观了多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学习了“边纵”三十一团、三十五团、“四二”武装起义等革命历史故事,这些故事让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内涵。

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将继续前行,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地方,让红色基因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宸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