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魏漫)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季节里,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科技的憧憬,踏上了前往洛阳的旅程,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和洛神赋的数字化展示区,我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在传承与创新洛阳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步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现代设计与历史底蕴的完美融合。展厅内,动态的玻璃幕墙与几何形态的硬质壳体交织出一幅幅令人震撼的画面。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博物馆内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技术。通过三维动画数字影片,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夏朝时代。二里头作为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和“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的发源地,其辉煌历史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得以生动再现。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我对夏朝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巨大潜力。
图为郑州大学“寻迹数字古都,探索文化新篇”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体验魔墙交互展示系统。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景慧颖 供图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体验了裸眼3D和数字化导览系统。这些系统不仅提供了详尽的历史信息,还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我深刻感受到,信息化技术不仅提升了文化旅游的便捷性,更在无形中拉近了游客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
图为郑州大学“寻迹数字古都,探索文化新篇”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体验AR导览眼镜。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景慧颖 供图
随后,我来到了洛神赋的数字化展示区。在这里,《洛神水赋》的绝美画面再次让我震撼不已。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舞蹈者在水下翩翩起舞,仿佛洛神真的从古代走来,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我深刻体会到,《洛神水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湛的舞蹈技艺和绝美的视觉效果,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精神。
图为郑州大学“寻迹数字古都,探索文化新篇”三下乡实践队队员观看洛神赋演出。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景慧颖 供图
这次数字化展示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正如《洛神水赋》所展现的那样,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产品,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在洛阳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洛阳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则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望未来,我期望洛阳能够继续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5G等高速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同时,我也希望洛阳能够开发出更多融合本土文化的AE、VR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此外,我还建议洛阳能够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旅游高峰期的智能分流与个性化服务推送,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度。
最后,我相信在信息化技术的助力下,洛阳的文化旅游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和未来的文化传承者,也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信息化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之道,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景慧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