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子三下乡:续缘贝雕,共谱贝雕传承未来路

发布时间:2024-08-02 14: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雕情贝艺突击队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火热的贝雕文创产品义卖摆摊活动结束后,广州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雕情贝艺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又于2024年7月17日进行了本次三下乡活动中的第三次直播。在这次特别直播中,突击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做客直播间。

下午两点半,突击队全体成员提前到达贝丘斋进行直播准备,再次确认直播流程,提前调试好设备,以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

图为队员们在进行直播准备 突击队队员摄

图为贝丘斋内场景  突击队队员摄

直播期间,卢湘莹女士讲述了生动有趣的贝雕故事,还展示了多件具有代表性的贝雕作品。这些作品种类繁多,从花鸟鱼虫到趣味人物,每一件贝雕作品都巧妙利用了贝壳的自然光泽与独特色彩,从而表现出不同人物与动物的生趣,也展现了贝雕匠人的奇思妙想及精湛技艺。在直播中,卢湘莹女士不仅分享了她的藏品与知识,也与直播间的观众进行了积极互动,为观众们答疑解惑,整个直播间其乐融融。

图为贝丘斋内的贝雕作品 突击队队员摄

直播的每一刻,都是对贝雕艺术的追求与探索。卢湘莹女士十年如一日的热情如同黑暗中燃烧的火焰,不仅点燃了观众对贝雕艺术的好奇之火,更引领观众深入领略并欣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卢湘莹女士在直播中强调,贝雕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外部形式的精美,更是“贝”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

图为卢湘莹女士在讲解贝雕作品 突击队队员摄

在直播结束之后,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表示,雕情贝艺突击队与她和传承人林汉桂先生因“贝”结缘,产生了这场心灵的共鸣。

图为林汉桂先生、卢湘莹女士与队员们分享感想 突击队队员摄

林汉桂先生对队员们说道,“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即使作为非遗传承人,也处于迷茫时期。但正是通过我们一步一步的坚持和努力,这门艺术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和丰富。今天,有像雕情贝艺突击队一样的年轻力量参与宣传,潮汕贝雕也焕发出了新活力。”

卢湘莹女士也说,“早年有人和我说,传承潮汕贝雕是一条孤独的、没人作伴的路,但是我很幸运能和雕情贝艺突击队相遇,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行,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面对两位长辈的夸赞,突击队队员们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保护非遗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投资。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这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亟待更多怀揣梦想与热情的有志之士携手加入,共同壮大非遗传承的队伍,让文化之树更加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突击队队员们也将坚定不移地在贝雕传承之路上继续前行,引领更多人领略汕头贝雕艺术的非凡魅力与独特之美。

图为卢湘莹女士、林汉桂先生与突击队成员的合影 突击队队员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冰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