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黄钟煜 郑境涛)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建设。2024年7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茶语智韵”(智慧茶园)百千万突击队(以下简称茶语智韵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河源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团队共计26名师生参与此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出发前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林雪 摄
助学贷款暖人心,照亮学子求学路
——政策春风拂面来,助学贷款助梦飞
为进一步宣传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团队分别前往了莲塘小学、莲塘村村委会、莲塘老人活动中心、莲塘村村落、苏区镇中心小学、苏区中学、等地开展助学贷款宣讲活动。
活动包括整体介绍、政策解读、申请流程指导、一对一咨询等环节。
团队首先前往龙窝镇莲塘村进行助学贷款宣讲。
在莲塘村村落,团队去到了叶奶奶家中,由团队当地成员负责与老人交流。经了解,叶奶奶家中有一位孙女,正在读大学,正想要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和助学贷款政策。团队成员用当地方言向叶奶奶介绍助学贷款政策,叶奶奶表示解答了疑惑,并留下了宣传手册。
随后,团队一路前行,去到莲塘小学附近,挂起易拉宝,吸引周边村民注意力,并作政策解读和答疑。团队了解到,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售卖家中农副产品获得,且当地教育水平较低,村民迫切希望改善儿女的教育资源,但面临着在外求学学费高、生活成本高等难题。团队成员向有需要的村民着重讲解申请流程,并进行一对一咨询,解答了两位村民的疑惑。
团队还前往莲塘老人活动中心级莲塘村村委会,通过与村委会工作人员沟通,团队在村委会与老人活动中心分别设置了宣传手册自取位,方便来往村民了解助学贷款政策。
接着,团队前往苏区镇中心小学、苏区中学、苏区镇政府作宣传手册派发与整体介绍,在中学保安亭处与苏区镇政府分别设置了宣传手册自取位,吸引来往学生和群众查看并了解政策。
活动宣传覆盖面涵盖莲塘村、永光村、苏区圩镇,宣传面向人群为老人、中学生、学校老师、政府工作人员等,参与人数超过50人次。
图为茶语智韵团队在苏区镇中心小学做助学宣讲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苏颂原 摄
无人机翱翔茶园,智慧农业显身手
——无人机技术赋能,茶园管理焕新颜
团队致力于打造基于无人机的全方位环境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用智慧科技助力茶农产优茶、拓销路、奔小康。2024年7月11日下午,团队技术组成员带上无人机设备,深入茶园之中,开展无人机应用指导活动。
指导活动开始时,技术组成员先带领茶农前往空地,拿出无人机机体与操控手柄,耐心讲解无人机的功能和手柄的操作系统。
随后,由技术组成员启动无人机,进行无人机操控示范,并指引茶农进行实操初尝试。经过技术组成员的耐心指导,茶农成功操纵无人机进行上升、下降、旋转镜头等活动,并拍摄了茶园航拍图与风景图,最后在成员的帮助下成功操纵无人机返航。
茶农均表示收获了新奇体验,学习到了无人机基本操作,并表示期待无人机为茶园带来良好效果。
图为茶语智韵团队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林雪 摄
多元活动展才情,乡村振兴共担当
——调研设计显智慧,直播带货助农忙
该团队还选用多种方式开展此次“三下乡”活动,包括线下调研、一系列设计活动、直播带货等。
团队调研组主要围绕苏区镇、龙窝镇、南岭镇这三个临近乡镇展开调研活动,通过采访村民、茶农,深入红色景点、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等方式收集调研数据并撰写了调研报告。
此外,宣传组成员和后勤组成员还在沐林听风茶园内展开文创产品设计、宣传手册设计、集装箱改造设计等设计活动,设计了两款宣传手册、三款文创产品,并撰写了集装箱改造计划书。
团队联动各组共同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最高观看人次达到455人,热度达到74,获得良好宣传效果
图为茶语智韵团队在直播带货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林雪 摄青春不负韶华,振兴未来可期
探红路促乡村振兴,访青山寻蜜语茶香。茶语智韵团队此次“三下乡”主要进行了无人机指导、调研、设计任务与助学宣讲任务,深入村落与茶园进行指导和宣讲的同时,探究苏区镇“红+绿”发展路径。
目前,苏区镇已具备基础旅游路线与设施,但在食宿、客源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团队为政府和茶企提供“红绿”融合发展建议,从教育、技术、设施规划、产品设计、新媒体等多方面带动苏区旅游业发展,助力苏区实现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境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