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星火相传,艺韵岭南,美育点亮乡村梦

发布时间:2024-07-29 21: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魏彦华   阅读 2.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罗潞路 魏彦华)2024年7月8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火接力,筑梦岭南” 百千万工程项目突击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乡村美育教育的号召,组织了一支由专业师范类学生组成的支教队伍,携手周田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美育支教活动,将京剧舞蹈、书法绘画、语言艺术、古筝、钢琴、流行演唱、音乐剧及课本剧等多彩艺术课程带入乡村,为乡村孩子们搭建起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激发乡镇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自国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后,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作为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旨在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受限于资源、师资等条件,美育教育往往被边缘化。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艺术美育逐渐成为乡村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美育教育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拂进了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周田中心小学的校园。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在2024暑期“星火接力,筑梦岭南” 百千万工程项目突击队支教活动中,开设音乐、京剧、舞蹈、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课程,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他们未来成为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乡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特殊性,往往更需要情感和心理上的关爱与支持。艺术美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孩子们情感表达和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艺术美育的力量在于它不仅能够教会孩子们一门技能,更能在无形中塑造他们的品格,影响他们的一生。让孩子们在这些艺术课程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释放压力,缓解焦虑,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成长的力量。

图为突击队义教组成员罗潞路在支教 通讯员陈会新 摄

课上,教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艺术课程。音乐歌唱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学习,建立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审美感知力;京剧舞蹈带孩子们领略国粹魅力,一招一式间尽显文化底蕴;书法绘画则引导孩子们以笔为媒,抒发情感,展现个性风采;古筝与钢琴的旋律交织,让孩子们在指尖跳跃中感受音乐音符的无穷魅力;而音乐剧与课本剧的排练激发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孩子们通过参与艺术课程的学习和创作实践,不仅掌握了艺术技能,还锻炼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同时,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社会技能的训练也贯穿其中,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艺术美育的引入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无疑为乡村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按下了加速键,也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了更加宽广的基石。

图为突击队义教组成员廖方铭在支教 通讯员罗潞路 摄

与此同时,本次支教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和热烈反响。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在参与艺术课程后,变得更加善于表达、开朗自信,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家长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艺术,享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艺术美育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艺术美育的普及和推广,可以激发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提升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同时,艺术美育还能够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乡村带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这场艺术美育的盛宴中,团队从中能够看到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同时见证艺术如何成为连接城乡、点亮未来的桥梁。在国家倡导的艺术美育趋势下和更多致力于此的青年人共同期待乡村教育在美育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图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火接力,筑梦岭南” 百千万工程项目突击队成员与参与学生合影 通讯员陈颖思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彦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