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未来,筑梦七彩|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小红棉社会实践队开展“美育+文化”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5 20: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颜丽欣   阅读 2.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颜丽欣)

在这个热情洋溢的夏日,一场艺术与文化的盛宴在留守儿童的心中悄然绽放,如同一场美丽的梦境,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智慧的世界。从敦煌的飞天壁画到农耕文明的千年传承,从心理剧的舞台表演到职业梦想的绘画描绘,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充实着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成长的旅途中播下了艺术与文化的种子。

自7月18日以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红棉花开辅导员工作室小红棉社会实践队,积极投身共青团中央实施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在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华瑶学校、成田西岐学校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七彩“艺”夏暑期夏令营,吸引了60余名留守儿童和小学生参与活动。

飞天曼舞,敦煌纹样绘千年——飞天与纹样的艺术交响

敦煌,这座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飞天壁画和精美纹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实践队精心筹备的图片展览、视频讲解、互动体验和问答环节,将敦煌文化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中国历代敦煌画宣讲课堂 张宏宝摄

在活动现场,小学生们被敦煌飞天的优美姿态所吸引,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尝试描绘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图案。在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对敦煌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背后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历代敦煌绘画宣讲课堂,让他们领略了非遗敦煌绘画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他们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历代敦煌画宣讲课堂合影留念 蔡锐文摄

互助的星空——心理话剧表演,探索儿童内心的成长故事

心理话剧《互助的星空》为留守儿童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心理素质的平台。在舞台上,小学生们尽情演绎,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表演,表达同学间的互助与友爱。在参与话剧表演时,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的信任、支持和鼓励。经过不断的练习和表演,小学生们逐渐能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学会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情感。每一次成功的演练都会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心理话剧举手表演现场 欧咏议摄

绘见农耕——以品画、读诗,科普中华农业

绘见农耕课堂是一堂特色的农业科普课堂,通过对中国农耕诗画的赏析,带小学生们走进神奇的农业世界,认识中国传统农耕知识,激发孩子们对农业科技的兴趣。课堂中,首先通过“让绘画大系动起来”的视频,向孩子们科普了中国历代绘画的发展脉络。随后,从绘画说起,以一幅《耕织图》赏析,让小学们对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和丝棉纺织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关于农时的诗作诵读,更让他们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为了激发对农业的兴趣,课堂还准备手绘环节。小学生们纷纷一笔一画地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农耕场景,深刻感受着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历代农耕画宣讲课堂 张宏宝摄

绘出梦想,不畏艰难——让童心与梦想齐飞扬

在“绘出梦想,不畏艰难”的课堂中,小学门跟随着实践队成员的引导,互相讨论自己的未来职业梦想。在“什么是梦想”的互动中,大家争相举手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在他们纯真的语言中,职业的梦想多彩多样,但都离不开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追梦之旅。课程中,他们用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理想职业,展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梦想画课堂 张宏宝摄

梦想画绘画过程 钟聪玲摄

非遗敦煌绘画与飞天纹样的传承,让小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心理话剧的表演,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与和表演能力;绘见农耕科普课堂,让小学生们认识到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职业梦想绘画活动,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特色课堂,如同春雨般滋润着留守儿童和小学生们的心田,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与文化的陶冶中茁壮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丽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