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山西“探访人类起源热土 赓续传承三晋文脉”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7-22 20: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刘子瑄   阅读 8.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张鑫宇)为了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千年文化底蕴,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实践队员赴山西平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7月15日至7月19日,团队成员们沉浸在平遥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之中,近距离接触并体验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实践队员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中国非遗文化、传承非遗精神,致力于发扬华夏千年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信。

深入探访,领略非遗魅力,亲身参与,传承匠心独运

团队首站来到平遥剪纸艺术传承人温老师的工作室。认真聆听温老师讲述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故事,并亲自动手体验剪纸的魅力。温老师表示,剪纸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并喜欢这门艺术。

随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平遥推光漆器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推光漆器,每一件都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项古老工艺所蕴含的智慧和匠心。

在平遥版画传承人的家中,实践队员们亲眼目睹了版画制作的整个过程。老师耐心地讲解着版画的构图、雕刻和印刷技巧,并邀请实践队员们参与其中。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亲手制作版画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平遥兵器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各种兵器,每一件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实践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兵器的种类和用途,还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非凡智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实践队员们还积极参与了非遗技艺的传承活动。亲自动手尝试剪纸创作,学习了推光漆器的制作流程,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学习,实践队员们不仅掌握了非遗技艺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和无私奉献精神。

青春风采,展现责任担当

在探访和体验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活动,还主动向传承人请教、与游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采访,全方位为宣传非遗文化做出努力。他们表示,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璀璨瑰宝,它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展现。每一项非遗技艺,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传递着文化的温度,让历史得以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实践队员们表示将以实际行动,继续探索并传播三晋大地的文化宝藏,让这份历史的馈赠得以世代传承,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收获满满,展望美好未来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们深刻体会到了平遥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经历作为宝贵的财富,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结束采访时,团队负责人表示:“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鑫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