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梁可悦)“明月高悬照古街,陈皮散发古韵来”,7月19日晚,广东财经大学“龙跃惠门”实践团聚集广东各高校人才,引导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团队奔赴龙门县龙华镇地推龙门龙华当地陈皮,获得当地民众一致好评。
图为龙华镇陈皮。摄|袁泽 吴馨瑶
龙门县是陈皮、柑橘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主产区,在柑桔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年桔生产也是龙门农业的支柱产业,在发展龙门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作用重大。随着该县年桔产业的快速发展,龙门县年桔产品优质品牌商标、系列副产品也应运而生。龙门年桔已逐步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一直以来,龙门年桔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港、澳、新加坡、蒙古、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地区)。年桔生产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龙门县年桔发展相当快;且年桔丰收在4月,当下正值三伏天前后月,是晒陈皮的绝佳时期。实践团找准了这个时期并联系相关厂家、陈皮从业者,与村民一道摘晒、酿制、销售等,希望能扩大其畅销渠道,延续龙门陈皮的振兴故事。
图为群众观看实践团摊位及陈皮产品。摄|袁泽 吴馨瑶
龙门县柑桔资源丰富。为利用好龙门山地柑桔及水果资源,实践团的基层服务立足龙门陈皮,致力增加购销渠道,将其推向全国各地。
7月17日晚上,广东财经大学“龙跃惠门”实践团携当地特产——“广东三宝”之一陈皮空降龙华镇文化广场开启助农服务,希望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助力龙华镇振兴。
实践团以龙华镇文化广场为中心,服务半径五百米,共送出50杯陈皮普洱茶供文化广场群众免费品尝。通过介绍龙华镇陈皮行业从业者在清洗、开皮、剥皮、晾晒等方面的不懈努力的“陈皮故事”,集中展现龙华陈皮标准化种植加工终迎来累累硕果,弘扬“中国年桔之乡”——龙门的陈皮文化,吸引了大量本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在此期间,不断有居民给与好评和反馈,表达购买意愿。
图为村民品尝陈皮普洱茶及向实践团进一步介绍当地陈皮。摄|袁泽 吴馨瑶
不少本地人也自行加入宣传队伍,以自信为家乡迎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陈”风破浪。有村民打趣说道皇室将陈皮指定为贡品为其提供极大商机,更是大谈陈皮在医疗上的功效。当地的陈皮创业者表示,陈皮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是事业兴隆、乡村振兴的基石。其在惠州成立了专门从事陈皮种植、生产、销售等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后辈也将继承父业,为家乡特产注入新的力量,实现产业化。实践团称其此次下乡助农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助其做大做强,让龙门陈皮成为更响亮的品牌,走的更远。
图为实践团直播带货。摄|袁泽 吴馨瑶
“百亿陈皮,同‘柑’共富”:“龙跃惠门”实践团对传统的零售陈皮赋予了新时代元素——直播带货。直播间内,实践团将陈皮系列产品展现在观众面前:陈皮普洱茶、陈皮小吃、冲泡技艺……可以说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实践团的“小主播们”表示,希望通过线上带货宣传,让陈皮得到更多媒体的关注,让各地的消费者知道龙门陈皮,这不但是一味传统地道药材,更可以做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想吃的各类零食产品。该振兴活动将持续至本月月底,消费者可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预订当年新皮、购买往年陈皮。本次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龙门镇团委及相关厂家均给予极大支持与鼓励,首次开播,便累计获赞10000+,观看人次达76,期间评论区互动不计其数,新增粉丝数个。龙门陈皮着实玩出了新花样。实践团表示,希望让网络在互联时代成为“新农具”,让村民们有更多渠道将陈皮产品卖向全国。
此次宣传效果良好、意义非凡,不但获得了当地群众、外地游客的一致好评,向团队传达购买意愿,更是有不少人“激情下单”,为“龙跃惠门”实践团助力龙华镇振兴之旅开了个好头。
通讯员|梁可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梓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