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韵,两河情长”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团队来到淮安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4-07-20 14: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冯沈阳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冯沈阳)2024年7月15和16日,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淮扬菜韵,两河情长”文化弘扬小队前往江苏淮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淮扬菜及其背后的淮河、里运河文化,并根据本次活动所见所得开展讲座。

【走进淮扬菜博物馆,追寻历史足迹】

活动开始,团队成员们满怀期待地踏入了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在这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博物馆,成员们边听讲解边参观,了解到淮扬菜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淮扬菜在古代和近代在全国的重要地位。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显着淮扬菜深厚的文化内涵,众人仿佛穿越时空,与淮扬菜进行历史对话。

图为小队在博物馆门口的合影

图为小队观赏淮扬菜“开国第一宴”的模型

【古淮河生态馆之行,感悟自然之美】

随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古淮河生态公园。在这里,他们不仅领略了淮河的壮丽景色,还深入了解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淮扬菜食材的紧密联系。通过生态馆之行,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正是淮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淮扬菜独特的风味与品质。

图为小队成员在公园门口的合影

【深入后厨,探究淮扬菜制作的奥秘】

第三站,团队来到当地一家知名老店,全面观察和拍摄了部分淮扬菜的制作过程。同时,小队还有幸采访了一位从事制作淮扬菜三十多年的厨师白师傅。白师傅绘声绘色地向小队成员讲解淮扬菜的特点,他最后强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是因为淮安的地理条件,尤其是里运河和淮河的孕育,让淮扬菜系得以形成和发展。”

图为小队成员过程和拍摄淮扬菜制作过程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白师傅 

探访里运河文化长廊,深入学习运河文化

15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里运河文化长廊进行参观学习。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回那个水运繁荣、商贾云集的年代。里运河对中国古代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意义甚重。正是运河带来的社会巨变,逐步突显淮扬菜“和”的人文特征,又经历千年的发展,形成今天我们所品尝到的淮扬菜系。长廊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城市风貌交相辉映,展现了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变迁。

图为小队成员体验游船

图为小队成员在记忆馆前合影

对话会长深入学习淮扬菜和两河文化

在里运河文化长廊,团队成员还有幸采访了淮安市淮扬菜文化中外交流协会会长高峘。高老师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他们详细阐述了淮扬菜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清、精、新”的特点、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高会长强调:“时代浪潮汹涌而来,顺之者兴,逆之者衰。淮扬菜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是要立足国内大市场不断创新,二是要放眼全球,配合国家中餐繁荣战略更广泛地开展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高会长  

拜访河下古镇探寻淮扬菜的根与魂

16日上午,小队来到淮扬菜重要发源地之一的河下古镇。河下古镇拥有约两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景区保留着充满历史气息的街巷。在这里,小队不仅品尝了正宗的淮扬菜美食,还感受了当地热闹欢快的人文风貌。这让他们对淮扬菜的发展历程与两河文化的紧密联系了解得更加深入。

图为小队拜访河下古镇

 来到清河中学宣传传统文化

16日下午,团队成员带着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和深刻感悟,来到了江苏省清河中学,举办一场以“淮扬菜与两河文化”为主题的宣传讲座。讲座中,团队成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述、精美的图片与拍摄的视频资料,将淮扬菜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独特风味以及其淮扬菜背后源远流长的两河文化呈现给同学们。他们还结合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向同学们分享对两河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同学们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想了解更多有关淮扬菜和两河的文化。

 

图为小队成员进行讲座

图为小队与同学们进行合影


这次活动,使团队成员收获颇丰。小队成员不仅学习到很多淮扬菜和里运河、淮河的知识,也对这些有趣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小队成员们也希望通过大家不断的宣传,能让更多人爱上淮扬菜和知晓淮扬菜系背后的两河文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沈阳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