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专访篇 | 木偶情深,粤韵心声——凌翠莲

发布时间:2024-07-20 00: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郑静研   阅读 7.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木偶情深

粤韵心声

-佳“偶”匠心突击队-

2024年7月19日,为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来到高州木偶戏传习所,对木偶戏传习所的传承人——凌翠莲师傅进行人物专访。

人物简介

 凌翠莲 

国家四级演员,擅长粤曲演唱。2010年赴韶关参加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演出,2017年赴北京参加“魅力中国城”竞演。曾荣获广东曲艺协会"优秀演员”,广东廉政山歌分区赛银奖、春晚珠海分会场“最受嘉爱演员"。

人物专访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能分享一下您成为高州木偶戏传承人的故事吗?

凌翠莲:我原本是一名粤剧演员,当了解高州木偶戏剧团急需人才时,便毅然加入了木偶剧团。2008年,我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直到2010年,我有幸被认定为传承人,肩负起传承这一传统艺术的重任。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认为高州木偶戏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凌翠莲:在现代社会,我们有责任将高州木偶戏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艺术文化。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在表演时比较喜欢哪部戏?

凌翠莲:我特别喜欢《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这部戏。因为它展现了人物与动物之间的精彩互动,使我感受到木偶戏那无限魅力。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是如何平衡个人生活与高州木偶戏传承工作的?

凌翠莲:我将木偶戏的传承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时,我全身心投入;下班后,我也会进行自我练习和提升,确保技艺的精进。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可以讲一下大班和小班的区别吗?

凌翠莲:大班木偶戏以其规模宏大和表演形式多样而著称,而小班木偶戏则以其小巧精致和方言特色吸引观众。两者都有各自的艺术特色,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表演。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在创新高州木偶戏方面有哪些尝试?

凌翠莲:2010年,我们邀请了专家来指导我们创新节目内容,将一些新颖的表演形式融合到木偶戏中,使其更具有活力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木偶戏与高州木偶戏的交流?

凌翠莲:我们尚未与其他地区的木偶戏进行深入交流,但我相信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可以促进各地木偶戏文化高质量发展。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在传承过程中,最希望保留的高州木偶戏元素是什么?

凌翠莲:我最希望保留的是高州木偶戏的传统精髓,如表演形式、表演唱腔、木偶类型等。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认为高州木偶戏在教育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凌翠莲: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向学生们感受木偶戏文化,激发他们对木偶戏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传承者。

广东科技学院佳“偶”匠心突击队:您有什么计划或项目来推广高州木偶戏吗?

凌翠莲:我们希望举办更多更精的下乡演出、晚会活动等形式来推广高州木偶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高州木偶戏的独特魅力。

总结

凌翠莲师傅,作为高州木偶戏的传承人,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创新精神,致力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她不仅在表演上追求生动逼真,更在教育和推广上积极作为,通过校园演出和收徒教学,培养新一代传承人,让高州木偶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专访回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静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