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杨米洁)2024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放在乡村的现代化和全面振兴上,结合三下乡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为积极响应号召,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团前往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开展以经济发展现状为主的基层建设调研,深入了解脱贫后国家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建设现状,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的“追光者”三下乡实践团队首站来到迤那中海村产业振兴代表之一苹果基地。在果园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深入了解并记录了这片果园的历史与发展现状,见证乡村振兴的成果。
(图为果园负责人讲解图片 由贵州大学追光者团队拍摄)
果园负责人首先给实践团介绍有机生态果园的主要种植物包括苹果,梨。当地苹果口感脆爽,果肉饱满多汁而畅销,梨主要种植玉露香梨,其以皮薄肉嫩、挂果率高而闻名。实践团近距离观察果树生长情况,借助团队学科优势,为当地果农科普常见的植物类知识。
(图为果园苹果,梨图片 由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队拍摄)
而后实践团了解到生态果园采用了完全有机的种植方式,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仅以割除的杂草腐烂后作为有机肥料,保证了水果的天然品质,揭示了基地能拥有好的口碑的重要原因。
(图为果民施肥图片 由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队拍摄)
果园负责人同实践团队员介绍果园的水资源管理和吊枝技术。地下埋设的水管在缺水时能够及时的对果树进行浇灌,从而保证了果树的生长需求。果园采用了吊枝技术,让垂到地上的树枝得以支撑,避免了枝条因为承重过大无法负担而折断,以此提高挂果率。
(图为果园吊枝技术 由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队拍摄)
中海村地区高海拔、温差大,为果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此投资建设基地,可以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土地被征收的农民每年获得大米以及分红,果园务工人员优先考虑精准扶贫户以及经济困难户,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减少外出务工率及劳动力的流失。
(图为果农务农图 由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队拍摄)
果园在销售方面紧跟时代,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果园对外开放,鼓励客人进园摘采,享受亲手收获的乐趣,线上采用直播和微视频等技术推广基地,提高基地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迤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政府的帮扶也为果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出资建设了蓄水池等。有机果园就是政府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一大成果,以期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用行动诠释着那句“不羡山外繁华,但恋泥土芬芳。”
(图为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队果园合照 由贵州大学追光者实践队拍摄)
迤那因地制宜,借助优势大力促进产业振兴。百姓的腰包鼓了,乡村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便有了更好的发展。未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相信迤那将在乡村振兴会有新的征程,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希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米洁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