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文斌)7月16日下午,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只“征”朝夕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顺市阿歪寨,开展了飞龙谷和天门桥地质考察活动,深入考察当地地质地貌形成过程与独特优势。此次活动由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陈世万副教授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蒋玺教授共同为实践队成员进行讲解。
图为实践队前往飞龙谷途中。通讯员 赵苑宏 摄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飞龙谷,飞龙谷位于阿歪寨特色产业建设的中国刺梨小镇,实践队成员们发现谷底洼地内部存在一处断头河,于是继续深入洼地,沿经出露河段进行水文地质考察,在陈世万的带领下开展了此处洼地地形的分析。该谷地因地势低洼易形成内涝,但因其封闭地势特征,可作为建设水库的良好用地。接着队员与负责暗河流入口关口的施工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到该洼地内涝后暗河内部因排泄流入的杂物对窄地发生了堵塞,目前正在紧急维修疏通当中。
图为老师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通讯员 雷雨田 摄
在蒋玺的带领下,实践队进一步考察了盲谷的发展和形成原因。成员们登到天生桥形成的洞口处展开观察,发现该地势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具有盲谷地形的代表性,由暗河改道后遗留而成两个空洞,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形成独特的天门双生桥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
图为蒋玺老师向队员讲解基础地质知识。通讯员 杨璇 摄
结束了飞龙谷洼地与天门桥盲谷的考察,实践队沿着公路道旁的石壁表面展开了深入考察。队员们认真听取蒋玺和陈世万的讲解,围绕岩石构造地质特征以及沉积角砾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文斌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