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三连普法宣讲社会实践团参观老兵精神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7-18 23: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石河子大学 黄淑娣 张子阳 刘琪 石琪 邵奇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石河子大学 黄淑娣 张子阳 刘琪 石琪 邵奇)

为深入学习兵团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7月14日,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三连依法治国宣讲社会实践团前往四十七团老兵精神纪念馆进行参观。

图为团队成员在老兵精神展示馆合影

纪念馆内部布置简洁而庄重,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个个战士的故事。从一战到现代军事冲突,每一场战役、每一位老兵的经历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展示。团队成员们依次参观各个展厅,仿佛走过一段段充满荣耀与牺牲的历史长河。


图为团队成员在老兵精神展示馆认真聆听讲解


图为老兵精神展示馆实物展示


图为老兵精神展示馆实物展示

随着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讲解,实践团队有序参观了馆内的文字、图片、文物,深入了解了解放军进军和田的历史。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沙海老兵们如同一支铁血之师,以坚韧不屈的意志,用双脚征服了被西方探险家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滚滚黄沙之中走出了一条胜利之路,为和田解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他们胜利完成了屯垦戍边任务,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边疆,他们做到了,他们没有离开塔克拉玛干,他们的儿女也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和田。在石河子市广场老战士们见到王震将军的铜像,自觉排成一个方阵,向王震将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王震将军汇报。团队成员们内心肃然起敬,潸然泪下。

图为老兵精神展示馆场景展示

从纪念馆出来后,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纪念碑整体由红白两色的阿拉伯数字47组成,寓意四十七团,红色部分由南向北看,形似一把犁,由南向北看,形似一把盒子枪,寓意四十七团军垦人在亘古荒原上铸剑为犁,一手拿枪,一手拿坎土曼,屯垦戍边的英雄壮举。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前合影

随后,在纪念碑的下方,党员与预备党员进行庄严的入党誓词宣誓,团员也进行入团誓词宣誓,表达了团队成员对老兵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帮助他们重温入党和入团的初心使命。

孤军闯沙漠,速溃敌军,挽犁抓建设,陋而有得。本次纪念馆参观活动让老兵精神在团队成员的心中具象化,老兵精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条,而是前辈们用汗水与血水演奏的生产建设华章。今后团队成员将踔厉奋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老兵精神传承下去,践行下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邵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