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特色“N+1”科普课程三:小小果蔬大能量,正负之极晓科学

发布时间:2024-07-15 00: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刘俊伶 钟汶含 杨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构建广泛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新局面,提高青少年科普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2023年7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队来到重庆市巫溪科技馆,给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果蔬电池”科技探究课程。本次课程由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志愿者詹英格主讲,研究生志愿者吴艳玲、冉茂浇协助。

(图为研究生志愿者正在授课  杨伊摄)

“手机充上电了!手机真的用水果就充上电了”,巫溪科技馆的科学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这是同学们在观看水果电池导入视频。本次课程包含“用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点亮LED灯”、“用串联的方式改变LED灯的亮度”以及“其他液体可以让LED灯亮起来吗?”三个探究环节,以实践为导向,从科学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协作交流四个角度入手,旨在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协作意识。

(图为学生自主使用导线探究奇妙实验  杨伊摄)

原理讲解释疑惑,实验演示明过程。“几块简单常见的水果,用导线连接,加上一块铜片,一块芯片就将手机充上了电”,视频中的水果充电现象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课堂就在一声声“哇哦”中拉开帷幕。随后,志愿者老师就实验材料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到遵守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而后,老师分发材料,让学生通过用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点亮LED灯、用串联的方式改变亮度这两个探究活动,看着灯光的忽明忽暗,不禁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果蔬电池中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

自主动手齐探索,坚持不懈解困境。在自主探究环节,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实验。导线连接,金属片插入,灯泡亮起。同学们全然沉醉于实验现象中,求知探索的欲望和灯泡一同“亮起”,不断激发他们进行深入探索。当然在遇见彩虹,走向成功的路途中,同学们也遇见了种种困难:不知道如何设置水果数量、不知道实验器材连接顺序等等。骏马是跑出来的,结论是不断实验出来的,小朋友没有被重重困难所打败,不断尝试、反复试错,终于再现了“水果电池”的神奇魔术。

(图为小组学生尝试的果蔬电池成功发电  杨伊摄)

触类旁通智慧显,举一反三真理现。依托现象的相似性,研究生志愿者带领同学们进入了“液体电池”实验。“同学们知道果汁可以让LED灯亮起来,那生活中哪些液体也可能使LED灯亮起来呢?”,以问题为导引,启发了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不同的的液体材料中进行实验,集思广益求真知,探索发现用一些液体(如可乐、小苏打水、糖水、盐水等)也可以使LED灯亮起来。启示大家只要留心观察,积极思考,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做有趣的实验。

(图为学生用液体代替果蔬进行实验探究  杨伊摄)

人人是科普的参与者,人人是科普的受惠者。面对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技术应用、教育文化呈现交互推动、融合发展的新态势;面对当前的时代之变、科技之需,“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志愿服务队将坚定秉持“今日之我,更胜昨日之我”的意气,努力弘扬“三下乡”志愿精神,在乡村科学教育振兴的最前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俊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