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13日,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航志愿突击队在实践地英德市九龙镇开展实践活动,以普法短剧拍摄、司法所访谈和走访调研为主要内容,致力于探寻当地的法治情况和实际需求,为九龙镇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与九龙司法所工作人员合影。实践队队员柯韩佳 摄)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维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力;法治是文明社会的保障者,奠定秩序和稳定的根基;因此法律普及与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7月13日,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航志愿突击队以普法短剧拍摄、司法所访谈和走访调研为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活动,继续秉持“法治方舟启航,助推九龙发展”的理念将法治之光照亮乡村。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拍摄普法小剧场。实践队队员许嘉婷 摄)
7月13日上午,法学院扬航志愿突击队踏足“百千万工程”结对点——英德市九龙镇,进行了一场富有创意的普法短剧拍摄。该普法短剧紧扣乡镇实际,通过生动的场景对话和精彩的演绎效果,巧妙展示了土地确权以及承包合同效力认定的救济途径,为当地群众提供正确的合法维权路径及方式。为确保普法短剧的质量和效果,突击队队员借助在校普法剧的制作经验,对剧本进行了精心打磨与不断优化,力求以新颖、深入人心的形式向群众传递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在普法短剧的拍摄过程中,队员们在表演的同时也是在创造一种互动的体验,致力于将法治思想观念融入进充满生活气息的台词中去,为当地居民的维权之路添砖加瓦。通过普法剧这种方式,让法的内涵更加深入人心,让法的运用更加行之有效。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与队员访谈九龙司法所工作人员。实践队队员江淑芬摄)
为进一步开展三下乡工作,法学院扬航志愿突击队一行来到九龙司法所。九龙镇党委副书记、镇综治中心主任邓雪辉和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所长余家豪对大学生下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首先,司法所所长余家豪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的背景,对镇的法治建设工作以及实践队的实践活动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调研,二是对定点普法宣传的内容方面提出指导。随后,党委副书记邓雪辉则提出让突击队队员参与到法律咨询工作中,利用镇综治中心的有利条件,结合法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搭建一个解决维权困境的新型平台。与此同时,突击队队员就所了解的当地常见土地纠纷、企业入驻纠纷等问题提出团队看法,为当地居民解决纠纷提供法律参考。最后,双方在沟通与交流中总结日后实践活动的大体方向,为推动九龙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九龙镇走访调研。实践队队员缪冬雨 摄)
下午,突击队队员对九龙镇人民政府附近的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为求数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突击队队员分别对居民和学生发放不同调查方向的问卷。在收集问卷数据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居民对于政府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了解不透彻;也有部分居民、未成年学生对于社区矫正等相关概念不清晰,当地的未成年学生法律意识薄弱,对可为和不可为的法律界限较为模糊。在走访过程中,居民们热情友善,在实践队队员的礼貌询问后积极填写问卷,并分享相关法治情况以及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倾听民意,汇聚民声。通过初步的调查和交流,突击队队员们对接下来的社区工作有明确清晰的方向,同时对于如何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以及如何有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有了深层次多角度的规划。
三下乡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中也落下了帷幕。无论是编排短剧亦或是开展调研工作,实践队队员们都以饱满的状态、昂扬的斗志迎接每一份挑战和变幻。一页又一页的台词剧本、一份又一份的问卷回复便是队员们共同努力的代名词。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作为。争做“突击队”、甘当“闯将团”,朝气蓬勃的扬航志愿突击队队员敢为先、勤耕耘,用耐心探寻九龙民情,用脚步丈量英德沃土,用行动践行青年方案!(通讯员许嘉婷、缪冬雨)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林行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