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傅申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武鸣区苏宫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通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社会,通过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4年7月12日,南宁理工学院“筑梦绿野,振兴乡村”实践团赴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开展实践,有幸采访了苏宫村的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曾红和工作队苏红莲指导员,举行了座谈会并参观了苏宫村村史馆,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上的发展与变迁。
一心为民,情系乡村
曾红,作为苏宫村乡村振兴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领路人,自2023年5月驻村以来,她始终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村民的殷切关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实践团队在与曾红书记的座谈和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了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既然来到这个地方,就要切实干事,让苏宫村的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她说的一句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深入田间地头,每日走访于村中,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
在产业发展方面,座谈会时了解到,曾红书记带领村民因地制宜,以沃柑种植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火龙果、桑葚等农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苏宫村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她还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寻找大量电商资源,让苏宫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出武鸣,走向广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曾红书记和苏红莲指导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修建了多条村屯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实施了农村路灯建设工程,让村民再也不为夜行担忧;加强了农村电网改造,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看到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曾红书记笑着说,“但是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努力,让苏宫村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图为实践队与驻村书记和指导员举行座谈会。通讯员 李琳玉 摄
触摸历史心跳,追寻发展足迹
当团队在曾红书记带领下走进苏宫村村史馆时,领略了1700多年历史风采。这里陈列着一件件充满历史痕迹的物品,榨粉机和鼓风机等,一幅幅记录着村庄发展历程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苏宫村的历史变迁。
据书记对村史馆讲解,团队了解到村史馆分为“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发展成就”等多个板块。在“历史沿革”板块,了解到苏宫村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从曾经的贫困落后到如今的繁荣昌盛,苏宫村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抗战故事,如1939年12月18日的高峰坳战役成功牵制敌人的主力部队,为昆仑关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民俗风情”板块,展示了苏宫村独特的展品和民俗文化,展品由村民主动捐赠,展品如榨粉器、捕鱼器、鼓风机等,民俗文化如壮族的歌圩、瑶族的长鼓舞、壮族的婚礼等。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苏宫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成就”板块则重点展示了苏宫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从产业发展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文明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富裕到党建引领,各方面都得到推进。2022年6月28日,苏宫村那宫屯南国乡村综合旅游景区还举行了庆"七一”文艺晚会,每位村民都积极参与。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驻村工作人员和全体村民的智慧和汗水。
村史馆的建设,不仅让村民们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归属感和自豪感和自豪感,也为外界了解苏宫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图为书记给实践队师生讲解苏宫村村史馆历史。通讯员 谢林晓 摄
展望苏宫未来,振兴前景光明
通过采访曾红书记、苏红莲指导员和参观村史馆,团队成员对苏宫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苏宫村正朝着目标迈进。苏宫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盘活资产资源,助推全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苏宫村将继续发扬村使馆的红色文化底蕴,往红旅方向发展,吸引更多人们前往,加强精神文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苏宫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曾红书记充满信心地说。
苏宫村的发展故事,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无数个像苏宫村这样的村庄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力量。 图为实践队与驻村书记在村史馆合照。通讯员 关亚静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傅申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