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朱有臻)为了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生活。2024年7月2日,闽卫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筑梦健康”实践队到达政和县体育馆,进行七彩假期主题宣教活动。
专题一:防范性侵教育
在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里,每一个孩子的安全都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性侵防范的意识,“筑梦健康”实践队开展了防范性骚扰的宣传活动。
在活动中,主持人提出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说“不”。并且提出了一下建议
1.建立隐私意识:明确的告诉小朋友们,背心和小裤衩遮住的地方都是隐私部位,不允许他人触碰或查看。
2. 勇敢拒绝:当他人触碰你,令你不舒服或不安时,要立即要求对方停止,并大声反抗。
3.寻求帮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跑到人多的地方,向路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
专题二:心理健康宣教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在追求物质与成就的同时,忽略了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呵护。心理健康,作为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升孩子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筑梦健康”实践队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动。
在活动中,老师设置了互动环节,与小朋友们进行了交流。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帮助自己能更好的管理情绪,提高自我意识。
专题三:海姆利克急救
为了普及小朋友们的急救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筑梦健康”实践队开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宣教活动。
活动中,主持人讲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腹部冲击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手段,用于处理呼吸道异物梗阻。
1.识别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不能说话、呼吸困难、用手抓住颈部等表现。
2.儿童急救:对于儿童,应将其抱起,脸朝下,躺在膝盖上,头部略低于胸部,拍打背部;若无效,则将患儿翻正,躺在膝盖上,头部略低于胸部,以两手指按压胸骨下和肚脐之间的腹部,反复快速向上推压,直至异物排出。
3.自救方法:若独自一人,可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生命无价,安全至上。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我们对抗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有力武器。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守护生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题四:结核病防治知识
为了防范肺结核威胁我们的健康,“筑梦健康”实践队开展了防范肺结核活动。
活动中,讲解员介绍了肺结核,又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将病菌传播给周围的人。肺结核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胸痛等,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立即出现症状,这使得肺结核更加难以察觉和防范。
1.接种疫苗: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为重要。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随地吐痰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却能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
3.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是预防肺结核的关键。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措施。
专题五:宣传普通话
语言是心灵的桥梁,沟通是理解的钥匙。在这个多元共融的时代,普通话作为我们的共同语言,不仅承载着文化的传承,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连接。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们普通话水平,增进社会交流与理解,“筑梦健康”实践队开展普通话宣教活动。
活动中,主持人设置丰富的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用标准的普通话架起沟通的桥梁。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筑梦健康”实践队员们增强了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还促进了文化传播。希望未来,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筑梦健康”实践队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承,为我院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有臻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